345 对军人得跟军事任务沾边好使&屠猴子村庄的猛人 (第1/2页)
“怎么?”
王征不解地看着谢威,“难道不是这样?他们之前为国家而战斗,舍生忘死,死得其所……可现在不一样了,他们不再是为国家而战……”
王征的话,让谢威愣了。
原本他笑是因为王征问出“他们觉得危险不愿意怎么办”,现在听了王征的解释,才知道王征指的不是是否害怕牺牲,而是是否愿意为了金钱而战。
“你同样是为国家在工作……甚至为了国家还需要受不少的委屈。他们也清楚这一点,会同意的。”
谢威没有嘲讽王征。
为钱而战的退役军人很多,特别是欧美的雇佣兵们。
PLA退役的军人,不能说没有为钱继续战斗的,但那是少数。
“这不一样。在战场上牺牲是为国捐躯,而给我当保镖,牺牲后……”
王征叹了口气。
因为他曾经也梦想着将来自己去世后,能身体上能盖国旗。
可现在……
所以对这些刚从部队退役的军人的心思更加理解。
“还有啊,国内跟国外不一样,国外绝大部分事情都能通过钱解决,钱几乎能买到一切……在国内呢?”
王征的话,让谢威更是意外。
没想到这家伙到香江去的时间不长,想的却不少。
确实,在刚刚改革开放的年代,国内各种物资依然是凭票供应,虽然说没有钱万万不能,买各种东西同样需要付钱,可没有票,光有钱根本买不到紧缺的东西。
跟资本主义世界所有人都为金钱而努力有着太多不同。
“走吧,去看看。”
谢威看了王征好一阵,掏出烟给王征丢了一支,王征又用那个从谢威手中抢去的Zippo打火机给谢威点燃,抽完后,谢威非常没有素质地把烟头丢到地上用前脚掌狠狠踩灭,开口说道。
招待所会议室。
周志勇看着眼前这十多名以前都不在一支部队,却是同一批退伍的战友们,神色肃穆。
他已经把王征给出的条件向众人做了介绍。
每月6000港币的基础工资,确实太过让人震撼,但是在震撼之余,所有人的脸上都变得不满:他们不愿意去香江!
不想为资本家而战。
哪怕当保镖只是保护人,根本就不用他们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去执行危险的任务。
“周队长,虽然我已经退役,不再是一名军人,但是我在部队十多年建立的信仰跟行为准则告诉我,不应该为金钱而战,更不应该为资本家而战!”
“对!我是党员,是为国家奋斗终生。即使不在部队,到地方参与到国家建设中去,也能实现我的人生价值……”
“虽然在部队我每个月加上补助只能拿到55元,对方开出一个月的工资都抵我努力三年,可我觉得每个月拿55块钱更能让我安心……”
众人的反应,并不出乎周志勇的意料。
大家都刚从部队出来。
虽然之前都在不同的部队,这里面最差的都是侦查班长,没有一个普通士兵。
退役不是因为他们不够优秀,在部队大裁军的大环境下,他们需要把位置腾出来,留给更有潜力、更年轻、文化水平更高的年轻人。
“诸位,我没有说清楚,王征同志虽然现在是香江人,但是他之前是中国人……”
王征的具体身份,周志勇知道,却没法告诉所有人。
他们需要坚持原则,同样又得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否则将会给王征带来麻烦。
“周队长,我们可以选择不去吗?”
当有人提出这问题后,会议室里瞬间落针可闻,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周志勇。
他们退役后,连家都没有回,直接就被要求到这边。
这个时候退役,本身就有些不正常。
上面没有说是什么任务,也没有要求他们必须去香江。
见所有人都眼巴巴地看着自己,周志勇一时间为难起来,他在部队向来都是身先士卒,尤其是在南边的反击战场上。
他是部队主官,不是做思想工作的指导员。
“哆~哆~哆~”
正在会议室陷入诡异沉寂时,门被敲响。
没有等到里面回答,谢威就带着王征推门而入。
“怎么?都不愿意去?”
谢威一进房间就感受到了里面的压抑,目光扫视了一圈众人,轻声问周志勇。
满脸苦笑的周志勇把情况告诉了谢威。
王征更是满脸苦涩地盯着谢威:看吧,我就说他们不会愿意。
“诸位,我知道大家的想法。我说几句,如果说完后大家还是不愿意去,我不强求大家,不仅发放返程路费,同时还会为大家安排工作……”
见有人不以为然,谢威又补充了一句,“绝对会比大家退役后正常安置待遇好一些。”
“谢主任,您有话就直说吧。”
一名三十多岁的中年人开口,他们知道谢威的身份,也清楚上级让他们直接到这边找谢威这样一个年轻人报到意味着什么。
“王征在去香江之前,是哈工大校企办的主任。而哈工大校企办成立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把学校的科研成果转换成产品投入市场回收科研经费;另外一方面就是通过市场经营活动筹集学校一些自主项目的研发经费……”
谢威先是从校企办说起。
众人眉头不由皱了起来。
他们不想听这些官话、套话。
哈工大的校企办如何如何,跟他们没关系。
周志勇很想提醒谢威,大家是部队的人,心中装着为国防建设添砖加瓦的朴素想法,没人在意某所大学什么什么的。
“这么说吧,校企办更多的实际上是为一些被下马的军工项目筹集经费……”
众人的反应刺激到了谢威,他也懒得去铺垫,直接向这批人交底,以后他们是否会被收买谢威无法保证,可现在应该不容易被收买的。
“什么?军工项目?”
“军工项目怎么可能由大学研究?不是有军工厂?”
“屁的军工厂,是军工科研单位……”
听到谢威说军工项目,众人的不以为然跟不耐烦瞬间消失,转而是不解跟疑惑。
“学校涉及具体什么项目不能告诉你们……既然你们是侦察部队中的兵王,我想狙击榴跟80毫米一次性火箭筒你们不陌生……”
“什么?给步兵提供炮兵一样火力的‘不求炮兵’单兵炮是你们学校涉及研发的?”
“执行任务时人手一具的筒子,打完就扔、不占编制的败家筒就是你们开发的?”
“可惜啊,老子在部队的时候,分到过败家筒,说是能炸碉堡,能操坦克,结果一发都没打过……谢主任,既然你说是你们设计开发的,真的能炸碉堡?真的一发就能把59坦克直接炸翻?”
众人的惊呼,打断了谢威的话。
谢威听到这些陌生的称呼,愕然地看向周志勇。
他一心都是搞先进重型装备,对于跟着翟鑫国的唐道贤搞出来的单兵武器,并没有关注过。
连远程火箭炮都不是非常关注的谢主任,加上部队采购的数量不多,每年有一批,都是提供给侦察部队进行测试或是作战试验,更不会关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