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李孝的婚约 (第2/2页)
上午经过一座小镇时,马车直接过了镇子,可李勇听到镇口茶棚处,有人在议论高句丽的战事,尤其是在赞颂薛仁贵。
李勇顿时来了兴致,让李孝和李廉先走,他也不认生,跑过去跟人家一起坐下,饮茶畅谈。
张望了不一会,只听马蹄声响,后面追来几骑,骑在最前面的正是李勇。
“嘿,三兄总算赶过来了!”李廉笑道。
不一会,李勇追上马车队,上了马车,手中还提着些吃食,用荷叶包住。
“喏,拿去吃吧。”他递给了两个兄弟。
李廉好奇的问:“三兄,这是什么,怎么看起来像马蹄?”
李勇哈哈一笑,道:“老四,你这眼睛还真准,这东西就叫马蹄糕,是江南一种糕点。”
李廉拿起一块,发现又软又滑,折而不裂,撅而不断,咬了一小口,味道香甜可口,入口即化。
“唔,好吃!”他一口将马蹄糕塞入嘴里。
李孝也拿起一块尝了尝,却觉得太甜了,吃一块就不吃了,问:“河南道哪儿来的江南糕点?”
李勇笑道:“刚才茶棚的商人中,有一人是个江南人,他跟我相谈甚欢,便送了一袋给我过嘴。”
李廉和李孝都知道他的德性,所谓的相谈甚欢,估计就是那江南汉子也崇拜薛仁贵,两人对上了眼。
李勇见他们一副不感兴趣的样子,便转移话题:“你们知道我刚才还打听到什么消息吗?”
李廉是个吃货,嘴里塞满了马蹄糕,嘟囔道:“什么消息?”
李勇嘿嘿一笑,道:“倭国大乱了!”
李孝不以为然道:“倭国不是早就大乱了吗?”
“那不一样,这次乱的特别厉害。据说新罗和靺鞨,都大举朝倭国调兵,靺鞨调集了五万骑兵,分三路南下,一路上势如破竹,已经攻下了甲裴和信浓!”
李孝愣道:“他们这是想攻占倭国都城?”
李勇笑道:“有可能,听说他们不仅攻打倭国,就连昔日盟友虾夷,也没有放过。”
李孝哼道:“果然是蛮夷之国,毫无信义可言。”
李廉却不以为然道:“二兄,跟蛮夷讲什么信义,靺鞨不打虾夷,虾夷也迟早会偷袭靺鞨。”
李勇点头附和。
李孝见两个弟弟跟自己意见不同,便望着窗外风景,不做声了。
李勇和李廉则继续讨论着,猜测父亲会不会调集高句丽的大军,直接登陆倭国,扫荡倭国!
若是以前,他们根本不用讨论,觉得趁势攻打倭国,是最好的选择。
因为倭国趁着大唐不备,偷袭了隼州,这便给了大唐口实。
可他们如今亲手管理过后勤,知道打仗打的不仅是兵和将,同时打的是后勤和资源。
这次前线打得如此顺利,少不了他们这些后勤人员的默默付出。
故而要继续攻打倭国,需要重新调度足够的粮食,运送隼州。
这可不容易,毕竟从莱州去隼州的海路,比去熊津更远。
不过仔细一想,大唐打下平壤后,得了不少粮食,可以从高句丽调粮到熊津港,再从熊津运送到隼州,应该足够支持一场战事。
所以经过最终讨论,他们都觉得父亲很有可能会出兵倭国。
一路走走停停,回到长安时,已经到了四月。
三人的马车刚从春明门进去,便见城门口,一名锦衣少年从另一辆华贵的马车上下来,快步走了过来。
“二殿下,您终于回来了。”来人正是临川公主的儿子周伯瑜。
李孝皱了皱眉,因为飞羽班的事,他对周伯瑜印象大减。
“你怎么在这?”
周伯瑜笑道:“我听说陛下召几位殿下回京,故而一直在城门口等候,想为上次之事,向二殿下致歉。”
李孝摆了摆手:“不必了,以后你行事时,注意分寸,不可再仗势欺人。另外,斗鸡并非正务,以后不要再耍了。”
周伯瑜忙道:“是,多谢二殿下教导,小可在家中备了接风宴,想请三位殿下……”
“我们都要入宫面见父亲,不必大费周章了。”李孝挥了挥手。
不等周伯瑜再说什么,他便回了马车,命车夫驾车朝皇宫而去。
周伯瑜望着他渐渐远去的背影,眼中闪动着光芒。
一名手下来到他身后,低声道:“郎君,既然二殿下回来了,那女子一定会有所行动。”
周伯瑜转过头,冷冷望着他,道:“若是让那贱人见到了许王,我要你的脑袋!”
那手下浑身一抖,急忙道:“那需得加派人手,监视许王府,才能万无一失!”
周伯瑜不耐烦道:“那就去监视!这种小事何必问我,我只要尽快抓到那贱人,不让她跟许王见面,懂吗?”
“是,是!”手下领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