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七鼎归位,八戒兵器 (第1/2页)
光阴迅速,不觉近一月馀去。
孙悟空等人降伏斧钺大圣,取得扬州鼎后,在左良府中歇息许久,便是启程归家,他等须是搬运扬州鼎与荆州鼎归于斜月三星洞。
此二鼎甚是沉重,孙悟空有气力,可举得一鼎,但万万举不得第二鼎,故他举荆州鼎而去,扬州鼎则是交给猪八戒。
猪八戒得知此事时,大惊失色,幸是孙悟空言说真见与沉香会从旁相助,方才接受了此事。
一众耗费半月馀,将二鼎送到斜月三星洞,待是送至,已是筋疲力尽。
猪八戒将扬州鼎放于斜月三星洞府门前,气喘吁吁,说道:“哥啊,老猪着实是不行了,此鼎甚重,老猪借着巧劲,又有真见与沉香相助,方才能搬运至此处。”
真见亦是汗流浃背,坐在其身旁,一时难以开口,乃是个力竭之相。
孙悟空将手中荆州鼎放下,说道:“呆子,此间正是要功成,你且往前一观,府门正在此处,我等走入,便是完毕,那时再歇息不迟。”
猪八戒将头一摇,说道:“哥啊,老猪果真是无有气力,能走到府门,便是极限,再是走得一步不得。猴哥你若是不信,老猪且搬运于你观望,瞧着老猪有无懒惰,是否为真有馀力,老猪定是要将此鼎给搬入府中。”
说罢。
猪八戒不待孙悟空答话,即是站起身来,朝那扬州鼎而去,他行至鼎前,运足气力,便是双手抓住扬州鼎,要将之举起。
然其用尽全力,亦是难以将扬州鼎给举起来,只是堪堪举起半寸,便是再也撼动不得,神鼎落地,猪八戒连连后退,双手发麻,果真是气力用尽,不得半分保留。
猪八戒退后不到三步,忽有微风而来,不偏不倚,在他身后而过,将他扶起,教他愣了愣,有些错愕。
然他起身,便是瞧见孙悟空等人朝府门处拜礼。
猪八戒转头一张望,便是瞧见真人笑意盈盈的站在府门内,正是观望此处,方才微风,定是真人所为。
猪八戒即是拜得大礼,说道:“多谢老爷相助!老猪方才无礼之言,请老爷莫要怪罪老猪!”
真人于府门内站立,闻听其言,笑着摇头,说道:“怎有言罪之说,你气力本是用尽,我自能观望而出。你等今外出行走,乃为我身中之鼎而行,我当是谢于你等,你等自可受我一礼。”
说罢。
真人即是朝孙悟空等人所在之处拜得一礼。
孙悟空等人皆是一惊,如何敢受真人一礼,纷纷逼退,不敢相受。
猪八戒摆手说道:“老爷,莫要与我等拜礼,我等如何受得。若是教老爷这般躬身一拜,恐老猪折寿多矣。”
孙悟空说道:“大师兄,这呆子所言有理。”
真见道:“大师兄莫要拜礼,我等果真受不得。”
沉香亦是如此。
姜缘笑道:“无论怎说,今时你等取荆鼎,扬鼎而归,我皆该谢于你等。”
孙悟空说道:“谢之一字,不提也罢。若是大师兄果真有意道谢,闲暇时教我等些许门道便是。”
一众附和。
姜缘笑着点头,只道若有闲暇时,定会与孙悟空等人讲说门道。
孙悟空将扬州鼎搬运至府门前,又将荆州鼎一同搬来,遂是将腰间豫鼎奉上,说道:“大师兄,今三鼎在此,请大师兄受之。”
姜缘朝三鼎张望一眼,未有所动,三鼎似有感应,竟是一一化作三座小鼎,徘徊于他身旁。
真人伸手轻触小鼎,三座小鼎即是落于其腰间,荆鼎与扬鼎之效力,霎时教他所知。
荆鼎有‘定心’之能,可破除幻术,稳固神舍,抵御魔障,乃是不可多得的守御之宝。
扬鼎有‘辟秽’之能,可净化万毒,驱散疫病。
二鼎皆有独特之能。
真人低头一观,今他腰间已有七鼎。此七鼎化作小鼎,悬挂腰间,行走时七鼎环绕,自有道韵其中。
九鼎与他缘法深厚,已是不必多言,如今他有七鼎在手,馀二鼎落于他手,只是光阴之说罢。
真人说道:“悟空,你等且与我入府。”
说罢。
真人朝府里走去。
孙悟空等人除沉香外,则是跟随于真人。
一众行入府中瑶台之中,待是至瑶台之处,真人端坐高台上,孙悟空等人闪身入得班中。
真人在高台之中,问及一众此行详细。
孙悟空即是将他与左良之事,讲说于真人倾听。
真人听得孙悟空所言,点了点头,只道明矣。他遂望向猪八戒,要问及出行之事。
猪八戒有些忐忑,即是走出,说道:“老爷,此行我却是有违于你法旨,此乃老猪之过错,更是教老爷费时费力遣智慧佛前来,错上加错。”
真人笑道:“你且将事情原委,与我尽数道来。”
猪八戒闻听,自无不从,将他带着沉香离开三星仙洞后的事情,大大小小,皆与真人讲说出来。
半炷香后,猪八戒便将事情悉数讲完,他在说毕,即是低声说道:“老爷,此果真为老猪大错。老猪本是要与沉香买些衣裳,不曾想遇着妖魔,且本事不到家,这才教妖魔所擒拿。”
姜缘摇头说道:“个中缘由,我已知得,不必自责,但你到底为我而行,我有何等面目罪你?我见你力竭,且去好生歇息。”
猪八戒听着姜缘所言,感激涕零。
真人笑了笑,未有再言,即是教一众回室中修行。
孙悟空等人自是应声。
不消多时,孙悟空等人皆是离去,瑶台之处只剩下真见。
真人见着瑶台只得真见在下边,他即是走到瑶台之中,坐入班里,笑道:“师弟,此番多亏你前往,方才能将此事定下,我当是谢你。”
真见说道:“大师兄,你相助我许多,今我不过助一功罢,何须言谢。”
姜缘说道:“此等之事,不可同概而论。”
真见摇头笑道:“罢,罢,罢。既是大师兄如此言说,那大师兄此番之谢,我便是收之。但我此番收了大师兄之谢,我便是回去,要好生思量我昔日受了大师兄多少次相助,待是算尽,日日前往大师兄室前,那时大师兄可不能与我言说不必多礼,不必言谢那等说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