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好苗子就不能砍了去 (第1/2页)
会议室也用落地玻璃分隔出来,还挺有后来大都市商务气息。
员工们也察觉今天来视察的领导有些不同。
实在是满脸严肃站在会议室外的警卫人员也太多了。
唯独拉姆抱着孩子,一点不受场面影响的站在会议室门口,尽量让小蝶看到父亲。
于是就很像大学教室门口站了个乡村辍学妹子带娃。
气氛就没那么严肃凝重。
所以只有那个目光犀利的长者侧身坐在里面角落,时不时观察这种罕见场景。
但对让卫东的表达,还是在凝神倾听。
因为这边直接拿自己举例:“我们在去年十一月接触到江州市化妆品厂,是江州轻工业五朵金花之一,拥有耗资五百多万引进的一条法国化工生产线,但已经持续两年亏损不盈利,原因很简单,拿着好工具但不知道要生产什么好东西,更不知道怎么卖出去。”
现在PPT的问题就是没法加载图片,但史蒂夫说他们扩大硬盘、内存,用上386芯片之后迎刃而解。
光是能在显示器上展现彩色图片,估计都会成为巨大的杀手锏,这更凸显了让卫东的“前瞻性”。
包括现在,让卫东也是这么展现自己的强项:“这就是大多数经济体制改革面对的厂家,尤其是三线厂经营艰难的常见问题,所以我们参与之后解决的就是生产什么,怎么卖的问题。”
再切换就是PPT最常见的图框模式,江州化妆品厂,箭头,欧妮雅(合资)化妆品公司,箭头,砖儿台广告,箭头,市场销售。
一目了然的解释了之前是国营厂包打天下的不知所措,变成现在的专业人做专业事:“江州化妆品厂是集体所有制,我们没有参与改制,也没有让国有资产流失,来自HK的洗发水香型、广告投入、品牌包装,所以就是化妆品厂赚生产的钱,合资公司赚品牌的钱,做出合适的产品到砖儿台打广告,让更多人民群众都用上好的洗发水,这个商品的新生命才算是完整诞生。”
八十年代中期,各种关于企业改制、产品销售的能人、神话满天飞。
其实都属于草莽阶段的瞎几把折腾。
只要稍微有点聪明劲儿琢磨下,不需要多好,能胜过其他所有垃圾就可以脱颖而出卖爆。
十亿人口的市场在这,初步工业化之后的底子也在这。
高精尖科技做不了,民用普通商品其实是能糊弄上。
让卫东早就在商州、江州甚至平京表达过自己实际工作后的感受,他不懂宏观那套,只觉得就是厂家到消费者之间的销售模式崩了,才会有两头都崩溃的局面。
厂家发不出工资,消费者凭票供应,都是因为销售流通环节的问题。
所以现在简明扼要的解释了,再切换就是一大串详细的数字:“洗发水立刻从月产二十万瓶供不应求,到现在产能超过七十万瓶,产量翻了八倍,都还是能被市场接受,月产值达到420万元,力争在明年达到产值过亿,这就是个成功的集体所有制+合资品牌的成功合作案例。”
江州市里面忍不住带头鼓掌。
作为计划单列市来承担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他们的压力也非常大,这么多国营厂,能不需要投入一分钱,不触碰国资红线,就改得如此成功的案例,仅此一例。
包括让卫东他们带动的机械厂电梯厂、电子计算机厂都没这么立竿见影。
实际上让卫东报的是产值,是化妆品厂生产的价格,市场销售总额刚过了每月千万。
现在谈的是改制工作,那就踏踏实实谈厂里的数据,不吹嘘扩大数字。
起码市里面是这么认为的。
其他各位也都跟着鼓掌。
谁知让卫东话头一转:“好了,这个时候产品方是逐利的,一吨原料本来出两吨产品,我能不能琢磨着出三吨,原材料涨价了,为保持利润,我是不是把瓶子做小点,这些歪脑筋能赚更多钱,就一定会促使有些人铤而走险,怎么办?”
众人又有点皱眉。
让卫东才娓娓道来:“好嘛,有些地方会认为这是资本主义抬头,索性不许搞,重新回到之前的状态,也有人提出是要加强厂里面的思想工作,加强书记管理,我想说这不是应该有质量监督局之类的部门来管理就行了吗……”
说着敲敲键盘,弹出下一页:“我们这款洗发水的核心,其实是里面添加了SOD这种生物科技成分,可以滋养头发皮肤,所以我们现在也想把产品出口到花旗,总之希望能到海外赚外汇,好了,进入花旗市场就必须接受花旗FDA,也就是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严格审查。”
投影画面上显示的就是FDA审查的几个流程。
“不用上升到别的什么,这不难理解吧,对他们来说这是进口商品,必须严格检查是不是符合消费者的安全,食品药品日化用品这类接触到人身安全的东西开不得玩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