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思想要放开,胆子要放大 (第1/2页)
反正所有人都不知道让卫东这脑回路是怎么想的。
如此离奇,但又好像不是不可以。
殊不知后来刷视频的网友,应该都看过好几条外国老航母在国内做主题公园。
好像还有经营不善,给撵得到处流浪的八卦新闻。
让卫东就只给太太打电话说自己要买条船,八百万美元你给刷下卡到这个账户。
秦羽烨果然对八百万美元是什么船不太关心,在意的是夫君又到哪里去了。
让卫东糊弄解释说自己在造船厂忙,忙完再说。
先把老钟糊弄走。
他那七八百万美元是先付了大部分货款,老钟得拿外汇去卖外国核心部件来造。
所以这种又要外汇,又得先付钱的模式,让他在国内都一直拿不到订单。
更何况大家还没太意识到岸桥对集装箱产业,集装箱对航运产业的决定性影响力。
现在才是他们做出来的第一二台岸桥。
让卫东连忙装着很懂的样子,仰头围着转一圈,好,验收通过,签字划款。
老钟又感动又好笑:“你稍微靠谱点好伐,这么多厂子看着,以后都糊弄你怎么办,认真点认真点。”
让卫东低声:“我又不懂……”
钟震华才实名震撼,你不懂就敢掏几百万美刀给我!
林望复也不懂,他是坡仔,熟悉码头的各种发展,但不是具体操作技术员,更没在码头上过班。
所以让卫东请钟震华留下技术人员就行了:“我暂时帮你当业务经理,不会要你一分钱。”
钟震华认真的签了个合同协议,马上返回沪海。
让卫东刚抬手,那个妖娆身影就出现在边角,热情娴熟的安排司机开车送钟震华等人到粤州机场。
老方都飞快的给了个询问眼神。
让卫东已经打磨出工作能力,转手就把这边交给林望复来帮他处理。
“从新坡加请人过来,不需要多贵的什么资深人士,就普通熟手,从主要是对码头运营,岸桥设备的安全流程管理,独立做个岸桥公司,也协助西区码头做现代化管理,三五个人就行,住酒店做管理。”
之前不说了这岸桥设备会搞个公司,算是租给西区码头使用么,未来如果港商履约持续投资更多的岸桥设备,都应该算到这家公司的运营。
这种二三十年后内地人习以为常的企业操作,税务人就更能理解的套路,现在给西区码头解释挺费劲。
除了老方,其他人都是满脸这不是国家给你机会赚钱,你怎么能这么计较的诧异。
还质疑把设备和码头分离,会不会不好管理。
林望复就一听秒懂,对他都不是事儿,纯属帮忙招几个职业人来照章办事,点头说好。
然后主要还是好奇:“真就把这么个航空母舰停在这里?也不是很方便吧?”
让卫东没那么多周全计划:“先搞,搞起来再说,还不都是为你的声卡厂服务,封装厂进展怎么样?老何能帮上忙吗。”
春节后从费率宾的货轮把封装厂拆成集装箱搬迁过来,林望复这个把月都呆在鹏圳。
也做个眼神:“那位李小姐很厉害啊,帮了不少忙,何玉柱都被她带着去鹏圳市区搞了个电脑销售店,生意很好的,这边声卡出来我都想在这个店里做销售测试。”
让卫东用余光瞟眼那个又把何月梅亲密挽住,站在人堆外围的妖娆身影,不知怎么想起了沈老三。
要是她在会不会立刻踹飞了去。
有点笑。
但还是拉着唐总工去见老方。
果然老方对让卫东的异想天开就好像是商量过:“国远的确应该加强对国集的协调,还是我之前的建议,五百万美元转让国集的15%股份,不用现在给钱,以后慢慢给都行,的确应该国远来安排这个董事长……”
唐总工得了他的金口,顿时激动得说马上给上级汇报。
这俩六七十岁的才交流个老奸巨猾的眼神,比划着岸桥机械走远。
三四百万美元一台,能轻松抓起集装箱送到几十米外的几万吨货轮上,这矗立在岸边轨道上的设备就像个巨大的擎天柱,人走在旁边很渺小的。
可没人敢小瞧了这俩背影。
“你到底在搞什么,嗯,这个董事长的花招很好,哈哈哈,真正做事的人根本不在乎这些东西,你这个年纪就懂了这道理,我是真放心了,可你去搞这个航母来做什么,你知不知道这是哪些人看着的!”
让卫东还是对伍曦那套说法,但又多了些新的思路:“……留着肯定比拆了好,有个实物在怎么都有用,而且有个小算盘是西区码头需要这样个新鲜东西,给成千上万的工人娱乐休闲,工业区发展是您和政策指引方向,但具体还是大量打工仔来完成,我们要把这地方打造成发达先进的样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