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化腐朽为糟粕 (第2/2页)
他不是很喜欢码头那边完全空荡荡的只有一座大酒店,全都只能以码头为家的气氛。
结果现在有点“左右逢源”,不好水不排污的工厂朝着湾内发展,晶圆厂、封装厂朝着外侧就是珠江口发展。
这细脖子一共就三公里左右宽度,让卫东不知不觉的就用厂区来筑起一道“隔墙”。
把之前的山野荒地、芭蕉林荔枝树、水塘海滩,慢慢全都改造成街道建筑群!
就一字排开,真正形成现代化厂区规模,让那些悄悄穿过的人群能看看。
现在这条航母,也是这个目的。
要矗立在街区之间。
只是在搞定河流深度前,暂时停放在港湾里。
还是男人好玩。
两人顺着这边公路、村镇逛了圈,打听各种当地地形,要不是高级宝马车停在旁边,警惕性颇高的村民都要怀疑他俩是想泅渡了。
最后还在海鲜大排档舒坦的吃了顿,商量好方案才回去。
结果基建团的头头们都没回来,据说全都挤在海边和上船了。
这俩乐得又聊半宿。
第二天一早才迫不及待的去航母上。
已经有基建战士吊挂在船舷上,拿铁刷子打磨遍身锈迹。
外国人只觉得要占用资源,维护成本太高。
吃了百年苦头的内地人,只想着有这玩意儿才能保护家园,抢着干。
还好这种商船底子的二战量产型航母,也没夸张到几万吨级那么大,轻飘飘的浮着五六层楼高吧。
侧面半截有大型机库口,敞开式的,让卫东还在小船上就琢磨要做个宽宽的梯步方便上下,更方便搬运物资:“哎哟,我得去HK搞条起重船……”
结果人家这甲板上就有起重机可以伸出来到码头上吊装飞机上去。
只是现在卷扬机什么都肯定都被拆了,基建团说肯定没问题能装回去。
让卫东才跟林望复钻进巨大的船舱里游荡。
比他想象的简单多了。
两百二十米长,二十五米宽,就是标准的小巴拿马型货轮尺寸。
之前的发动机底舱已经被拆空,所以船身才飘得有点高,然后二三层是船员舱、物资仓、弹药库之类。
这都是暗无天日的仅有几个圆形舷窗。
到四层五层的机库、飞行员楼层、餐厅、才宽敞明亮起来。
六楼就算飞行甲板了,也是五千多平的广场,相比之下舰岛就巴掌大,五层楼高里面都局促狭窄得要命。
让卫东看得津津有味:“这上面先搞个露天电影院,嗯,篮球场也可以,美食街吧,这里几个厂未来很快就是上万人规模,家属搞副业,吸引游客……”
五千多平米的甲板规模,其实就跟自家厂里那个食堂美食街面积差不多。
也不是多巨无霸,主要是新鲜。
有这个噱头,吸引鹏圳市区那边的游客来都没问题,现在停在鹏圳湾区里远眺四周,哪哪岸边都是人在观望,没准儿远处HK那边都在看。
林望复小心翼翼的在甲板边探头:“要做栏杆保证安全……游客上来爬着还是累吧。”
让卫东手一挥:“没事,我有电梯厂,实在不行搭缆车都行。”
那就更要把船只拖到陆地上固定住。
鹏圳、HK也是有台风袭来,让卫东这次在沪海周边海岸线找寻码头,就听专家普及过这些自然条件冲击。
而且这么大个铁皮盒子,在热带天气暴晒下,里面的温度可想而知,还得装中央空调。
总之原本就有容纳一千多人生活的分布,现在没了机库、弹药等武器部分占据空间,清理出来肯定相当可观。
而且空旷高大的机库,还能再搭建出挑空二层来。
鹏圳的基建公司、电子公司、商业销售公司,基本上都可以把办公区放到这里来。
而且大家不约而同的把舰岛上那个三面带大窗的指挥中心,留出来给让卫东当办公室。
英式军舰上面,就跟海盗船时代的传统差不多,舰长就是整条船的国王。
让卫东嘻嘻乐的到那个舵盘后的高脚凳上坐了坐,非但没感觉君临天下的主公味儿,反而笑骂这每次上班都要爬近十层高楼,自己脑子是不是秀逗了,所以还是尽快搞个电梯吧。
所以这得多好玩啊。
等到晚上电工迫不及待的把挂了一天的灯泡串给点亮,十几个刚做好的水泥漂趸也做出来,用绳索串联固定成线,再搭上跳板,好多市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上来了。
让卫东才觉得可以邀请港商们来看看这座码头的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