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思念文学 >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 第435章 7.5亿的上市企业

第435章 7.5亿的上市企业

  第435章 7.5亿的上市企业 (第2/2页)
  
  众人纷纷点头,认可这个预判。
  
  虽然说整体上英资的股票更受欢迎,但如果长实上市,但一定是超过英资的。恐怕,也就汇丰银行可以与之相提并论。
  
  实际上,长实集团上市的资产中,中环物业也就三座而已,还比不上置地。
  
  但是,长实集团的地产资产,都是附加值很高的,属于‘商业综合体’,包括百德新街项目、长江广场、香格里拉酒店、美丽华酒店等,都是品牌。
  
  “那就全力筹备,3月份正式上市。”
  
  “好的”
  
  一时间,长实集团重新出发,内部组织架构也有一些变化。像陆孝清、陈文杰等新一代管理高层,此次也是被委以重任,当然上市企业长实集团的董事。
  
  元旦过后不久,铜锣湾百德新街的‘大丸百货’也迎来开幕。
  
  陈文杰作为长实的代表,出席了开幕式和酒会。
  
  大丸百货是一幢大厦建筑,他位于百德新街、记利佐治街、东角道的交汇处(即后世的崇光百货隔壁),此建筑高22层,下面12层则是‘大丸百货’,上面则是写字楼部分。
  
  大丸百货,只是百德新街综合项目的一部分,稍后隔壁的‘铜锣湾地带购物中心’也即将开业。
  
  今年,同在一条街的‘富丽华’星级酒店也将开业,还有写字楼;至于公寓楼,已经基本承租出去。
  
  大丸百货的股权中,长实占股50%,这是基于长实集团的强势;不然,像前世的张祝珊家族,仅占股49%。
  
  本身,长实集团的选择性很多,不仅拥有自己的百货集团——连卡佛集团,亦在海外拥有较深的零售业关系。
  
  但最终选择大丸百货,是基于日本商品的全面及物美价廉,以及日本的服务值得称赞。
  
  所以说,这何尝又不是一次‘学习’!
  
  陈文杰今年已经28岁,他成熟稳健的作风,在长实集团也被大家所称赞。
  
  今天他在现场,也显得非常的游刃有余,毕竟‘百德新街’和‘长江广场’项目,一直是他重点负责的项目。
  
  有记者也第一次拍摄到‘陈氏家族’长子的照片,毕竟陈文杰很少出现在媒体面前。
  
  在酒会上。
  
  陈文杰招待今日前来的数百位贵宾,显得游刃有余,颇具大家作风。
  
  “霍生,招待不周!”
  
  霍英东笑着说道:“陈生客气了,今日我们也是来学习的。长实集团在地产开发领域,是我们华商的鼻祖,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
  
  陈文杰举起酒杯,说道:“大家一起互相学习才对!”
  
  周边的郭德胜、李兆基、郑裕彤、陈曾熙等人,纷纷举起酒杯回应。
  
  在他们的心里,陈文杰是和他们一代的,那陈光良就完全是‘前辈商人’了。就是在平常,他们也只接触过陈文杰,鲜有碰到陈光良。
  
  霍英东大方的说道:“至少在香港,英资都未有长实集团有魄力,一口气在铜锣湾和中环,投资两个大型商业项目。”
  
  众人纷纷点头。
  
  此时,大家不管心里怎么想,但至少是‘华英阵营’中的华资。
  
  如今在香港的房地产中,怡和系才刚刚投资‘文华酒店’,预计还有三四年才开业;至于海运大厦,目前甚至还没有消息。
  
  所以百德新街的综合项目,以及长江广场,便是香港商业地产(购物中心)的代表。
  
  聊了一阵后,陈文杰又去招待别人,这一幕看得今日的贵宾在心里想道:“陈氏家族的第二代稳了!”
  
  眼见长实集团的百德新街商业综合项目、长江广场,即将纷纷开业,作为香港英资的怡和洋行,此时不淡定了。
  
  老约翰·凯瑟克身兼怡和、九龙仓、置地三家公司的大班,他召集管理层商议对策。
  
  他在会议上,说道:“香格里拉酒店在中环大赚特赚,所以我们要置地投资文华酒店;但如今,长实集团开发长江广场,它是香港第一个购物中心项目。所以我们怡和也不能落后,必须开发一个购物中心项目!”
  
  一名高层说道:“只是在中环,我们虽然拥有数幢昂贵物业,但由于长江广场已经打入我们的心脏地段,故找不出合适的地盘。”
  
  九龙仓的高层则说道:“九龙仓倒是有合适的地盘,那就是九龙仓的码头,可建一座大型购物中心。码头不仅是香港班轮的上下客码头,本身尖沙咀也是香港的游客旅游区,各方面都比较适合。只是,投资一个购物中心需要庞大的资金,我们无能为力!”
  
  老约翰·凯瑟克皱眉起来,怡和自从五十年代,在内地损失不菲后,便元气大伤;另外一方面,怡和集团开始向海外发展,将在远东赚的钱,很多都投资在海外。
  
  所以,修建一座购物中心,对九龙仓是一个巨大的负荷,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
  
  他很快想到一个事情,说道:“九龙仓那里是香港地标,关系着海外游客来港后的印象。如果向港府求助,那么说不定可以获得港府的帮助.因此,我决定就选九龙仓来完成。”
  
  好家伙,怡和集团的事情,居然会想到港府来资助。
  
  这在华资看来,是多么匪夷所思的一件事。
  
  但约翰·凯瑟克未必是异想天开,毕竟怡和集团的人,在港府很有势力。
  
  铜锣湾一下子成为香饽饽,首先便是因为‘红磡海底隧道’的港岛出入口在铜锣湾,其次便是因为百德新街这个大型商业综合项目。
  
  一下子让铜锣湾成为香港的投资胜地,土地价格也再一次的上涨起来。特别是铜锣湾的住宅单元,很多都已经需要5万一个单元。
  
  当然在做这些投资之前,陈光良本人却是基于香港的经济,比前世至少提前发达3~5年的时间,能支撑长实集团的多个大型地产项目。
  
  不然,仅铜锣湾的百德新街综合商业项目,怕是就很难成功。
  
  特别是百德新街综合商业项目的‘富丽华酒店’及‘铜锣湾地带购物中心’,更是需要一定的商业繁华的基础,才能一举成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