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九章 又菜又爱玩的廖教授 (第1/2页)
“锦环,你说什么?廖镓怎么又去医院里了?谁带他去的?”
回程的高铁上,方子业接到了熊锦环的电话:“我不是说了那么多次,不让你们带廖镓进科室里吗??”
“他就没有搞临床的天赋……”
熊锦环已经留院,不过排队任住院总还在揭翰之后,目前也已经过了住院总期间,现在是本院区那边的主治,依旧跟着韩元晓教授,也是方子业的另外一个联络人。
“谢教授…算了吧,谢教授愿意给他兜底就随他去吧。”方子业一听熊锦环说是谢晋元,无可奈何起来。
目前的创伤外科,三个带组教授分别是韩元晓、谢晋元、袁威宏,病区主任是袁威宏。
谢晋元升任主任医师后,在宫家和教授从中南医院跳疗养院那年,就从急诊科回了创伤外科带组。
“等会儿你给源培打个电话,廖镓教授怎么说也是我们课题组的,要是万一搞出了点问题,喊一下我的两个老师帮帮忙。”方子业交待完后,就挂断了电话。
方子业身侧,揭翰揪了揪自己的耳垂,眼神闪烁:“廖教授还是那么又菜又爱玩吗?”
方子业轻轻地叹了一口气:“那不然呢…主要是我们其他人都有临床任职,就他一个人天天在实验室玩,玩着玩着自然就没意思了…”
可有一说一,廖镓的外科天赋真的一般,而且年纪大了,错过了锤炼基本功的最佳时机。
接近四十岁的年纪还想再入门外科,显然是天方夜谭。
一开始,廖镓提出这种想法后,方子业也是赞成的。毕竟廖镓的动物试验操作水平放在那里。
然则,廖镓到了临床中后,方子业才发现,他的水平就是一个小小住院医师水平,最多只是比科室里的硕士三年级平均水平强上一点点。
自发现这一点后,方子业就不想带他玩了,他再有爱好也不行。
“主要是谢教授也觉得压力山大呀,主任医师都升了两年,可教授职称一直没落定下来,研究员的职称也没搞清楚。”
揭翰轻叹了一口气:“而且我们骨科现在的高级职称太多,所以要从医院里拿到副高、正高职称也是水涨船高。”
“廖教授的思维是真的很敏锐,就抓住了这一点,才去找了谢教授吧。”
方子业点头:“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一个科室的综合水平和教学能力提升上来后,内卷的氛围就会越来越强。”
“每往前走一步,竞争面就会越广,路径也越来越狭窄。”
“谢教授属于是很早之前入院的那一批,综合下来的资质…”
方子业说到这里,不再详细参评:“总归来说,的确是我们这些人破坏了原本中南医院骨科的正常生态环。”
“可又能怎么办呢?因为顾忌到谢教授他们的升职称,我们就龟缩起来么?这是不存在的道理。”
中南医院的骨科,新进了不少的人手。
自袁威宏开始,还有方子业、兰天罗、揭翰、宋毅……
看似只是创伤外科的职工,可放在医院层面,领导们一看创伤外科的这些副高都这么牛,你们其他亚专科怎么搞的?
就这点水平和这点科研能力就想升职称,那不能够?
而后把高级职称的平均线一划,副高和正高职称的平均线自然涨了起来。
后面的人想要升副高拿权限的时候,可就没有以前那么容易了。
越是顶级的医院,竞争氛围就越内卷,这是可以预见的事情。
“师兄,那你回去之后,还要回本院区么?我可以送你过去,等着你回。”揭翰说。
“算了,廖教授会搞的估计也就是肌腱缝合这样的简单病例,再不济还有刘煌龙教授在那里兜底着呢。”
“对了,揭翰,手外科是不是新引进来了一个教授?叫什么名字?”方子业提到了刘煌龙,便想起了今年三月份好像是听人说刘煌龙挖过来了一个手外科的教授。
“刘家栋刘教授,以前是在甘省工作,而后通过人才引进来了我们医院,也是刘教授挖了甘省某头部医院的大佬。”接翰抿着嘴。
“自从陈祖华教授和胡柏宇教授离任之后,我们医院的手外科沉寂了这么多年,如果不是刘煌龙教授和新课题顶着,还真有可能一蹶不振。”
“人事变动还是非常伤筋动骨的。”方子业唏嘘叹着。
还好当年没有让人把韩元晓一杆子打死。
成熟的教授、主任医师级都是每个省份、医院的宝贝,就算是有人才引进的高薪诱惑,可又有几个人愿意轻易跳槽?
中南医院手外科‘功能重建’、‘功能健复’、‘断肢栽植’这么几个大课题的亚专科,都没能吸引几个人过来。
如果当初韩元晓真的被整到了,那创伤外科的正高空缺也很难有人顶起。
到如今,病区里的真正正高实力其实也就是两位,一个是袁威宏,一个是邓勇。
邓勇因为‘犯错’,被师爷李国华逐出了创伤外科,哪怕是升了大主任,也不允许他回来再祸祸创伤外科,如今依旧如此。
谢晋元副教授虽然升了正高,但实力并未实际跟上,与当年的韩元晓处境格外类似,也时常说压力很大之类的……
“师兄,一年前,我无意中听到了这么个八卦。”
“好像是之前手外科的胡柏宇和陈祖华两位教授,搞刘煌龙教授的时候搞得太狠太狠了。”
“零几年的年份,你自己可以去想那时候的手段嘛。”
“而且刘教授的面相一般,之前好像经常被说很丑,在科室里拿他的长相开玩笑。”
“刘教授读博时候的报考老师是罪魁祸首,在刘教授去协和医院几年后,就通过‘手段’把他整走了,剩下的两位就,残存了这么多年……”
“后面些年可能是改观了,但他们对刘教授造成的伤害已经固化在了当年。刘教授找准了时机,当然愿意落井下石了。”接翰如此说道,声音本分,没有任何添油加醋。
“临床课题,程序必须正经,必须经历层层审批,这是法律底线,都不是道德底线了!!~”
“胡教授、陈教授、倪教授等人容忍这一切发生,就得做好接受一切恶果的准备。”
“当然,同时期,同济医院也出现了类似的事情,但那边没有人趁火打铁,也就没有这种动荡了。”方子业平静地与接翰讨论着这些事情。
接翰适时问:“所以,师兄,陈芳副教授,你是打算动还是不动?”
“毕竟在我们创伤外科困难的空窗时期,陈芳副教授顶了起来,单独扛住了压力带组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