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灵脉勘测(求订阅) (第2/2页)
也就说勘测壶光海的地理。
并且方钧还抄袭了丁三六号上屏蔽界域壁垒影响的阵盘。
粗略制造后交于墨伊伊使用。
自然由于没有道纹的相关衍生知识的缘故。
这个阵盘的效果很不好。
只有五成左右。
而且方钧也懒得花费时间进行深入的研究。
这五成的效果来是依靠墨伊伊带来的强运搞出来的。
对于别的修士来说,这五成的效果。
实在太差,跟没有简直没有任何区别。
就好像50度的水和100度的水。
你总不能味着良心说50度的水算是开的。
但对于方钧和墨伊伊这种,简直说不能太合适。
他们本身就能够在界域壁垒中长期外出,不怕影响。
现在稍微加了一些防护。
那直接活动时间就变成了近乎永久的存在。
不打包票说是永久。
就是因为没有经历过真正时间的考验。
这是从计算上是永久。
谁知道真待久了是不是会有什么额外的小毛病。
也是因为这个阵盘的诞生。
方钧就萌生出了一个想法。
自己为何要前往那些二阶灵脉所在地,求爷爷告奶奶的突破筑基?
这可不是什么轻松的活计。
由于仙宗对资源的垄断。
上行下效之下,下面也是一个样。
真以为在赤焰宗没有发生界外战争,二阶灵脉很好搞就大错特错了。
说不定得付出什么苛刻的代价,或者是签订了一些条约。
故而方钧就想到,如果自己能够弄明白灵脉的机制。
那么不就可以自己制造一个小型的二阶灵脉,从而完成筑基,不被那些宗门卡脖子。
甚至方钧都不需要这种人造灵脉多强。
只要让其比升灵法阵对下品灵石(一阶灵石)的能量利用率升高就行。
在没有墨伊伊之前。
方钧这个想法只是纸上谈兵,真以为灵脉是那么好研究的?
那可是不知道要收集多少数据,做多少数据的统计才能总结出来的规律。
如若实验方向错误,那就功亏一篑。
从头再来。
其中的时间成本不知凡几。
可是有了墨伊伊后,方钧心里就觉得稳妥了很多。
说不定自己依靠墨伊伊的强运。
以及自己的占卜。
就能够轻松获取相关的研究成果。
当然,这个是不打包票的事情。
故而方钧做了两手准备。
一是带着墨伊伊前往山岳宗通往赤焰宗的界域壁垒。
也就是两界山。
这个名称是通用的,像壶光海其实也可以称为两界海,
在穿行两界山的过程中。
想办法去弄清楚灵脉的生成机制。
毕竟这些界域壁垒无不是蕴含着一阶的灵气。
从某种意义上属于超大型灵脉。
只不过这个灵脉如同鸡肋,对炼气修士有用,但炼气修士待不住。
能够待住的金丹修士不需要这种浅薄的一阶灵气。
如若在这个过程中弄清楚灵脉形成的原理,并获得相关的技术。
那么就不用前往赤焰宗的领地。
二是如果在显然可见的未来弄不懂的话,那么就没必要耗费时间去研究这些。
而去赤焰宗领地内,想办法花费一些代价后成为筑基。
顺便方钧可以在穿越两界山的过程中。
彻底圆满炼气九层。
……
“咻——!”
有着正立无影的效果,再加上两界山是如此的广袤。
除了薄弱地带有着修士穿行外。
其余地方根本没有任何修士。
故而墨伊伊在高空上飞行肆无忌惮,并且时不时的用神识扫描大地。
为方钧收集相关的数据。
作为万有力的一个侧面,神识当然有着类似电磁波的特性。
那就是距离无限。
但是在脱离一定范围后,神识的探测就会失真。
就和雷达一样。
越远的距离探测越不精确。
这些弊端会随着神识强度的提升,而得到改善。
像墨伊伊这种炼气四层的。
在空气中神识探测的最大精度范围为一百二十米。
一个半径为一百二十米的球体。
超过一百二十米不能说是没用。
只不过精度会衰减。
而且随着距离的增加,这个衰减会呈现三次方以上的增长。
达到两百四十米,这个精度的衰减达到了十倍。
达到三百六十米,达到了三十倍。
但即便如此的麻烦,也远远比凡人亲自用手去测量,亲自用眼睛去观察要方便得多了。
然而这其中还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这种神识探测接收的信息量是很大的。
远远比眼睛这种二维平面的观察要大得多。
近乎于单侧的三维面。
故而修士的大脑是难以处理的。
会像使用眼睛一样即便是看到了这个画面。
如果大脑处理不了。
就只是看到,会自动忽略很多细节。
比如说一张风景美女图,你可能只注意到了雪白,而忽视风景。
但还是那句话,即便那么麻烦,也要比凡人的效率要高。
而墨伊伊的效率,某种程度上更是高得离谱。
因为方钧已经跟她说了,她不必一寸一寸的仔仔细细地扫描大地。
就好似人的眼睛观察到一副画面,就要把画面的所有细节都记录下来一样。
墨伊伊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在掠过这片地域的时候。
将她所能够记住的细节,记录下来。
然后上传给方钧交给她的储存设备,一种方钧做的修仙版计算机。
一直执行这个过程就行了。
这样的实验过程,当然是极其不严谨的。
但奈何实验就是这样。
有着正确的方向和关键的数据就够了。
其他数据不完全。
你可以先自己填个数据完善理论。
之后再证伪就行。
特别是墨伊伊的强运就适合干这些事情。
换做方钧来干,只会得到一堆复杂巨大的数据。
要想这些数据有用。
还要经历过不知道多久的分析。
当然,即便如此简单的收集数据的过程。
一般人干多了也会觉得枯燥。
不过,墨伊伊不同。
她非常享受这个收集数据的过程。
“哇,这里有两只老虎在打架?咦,好像是一公一母,观察一下。”
“这里的花很漂亮,稍微记录一下。”
“嗯……这里貌似是松鼠的地窖,我就大发慈悲的帮它封堵一下。避免被其他小动物偷去。”
这就是墨伊伊探查大地的日常。
她会觉得非常的有趣。
而不是像方钧这种,即便觉得非常的枯燥,但依赖着极强的自律能力,养成的习惯一直做下去。
这种心态,方钧是能够从人类个体的心理模型上理解这个心态的。
叫做自然联结。
一种极其亲近自然的心态。
但从感情上方钧是不理解的。
因为他无法从感性层面获得这种共鸣。
就这样,墨伊伊探索了近乎十二个小时的时间。
“嗯……到点,该回去,不然师父又要担心了。”
墨伊伊内心自语道。
然后顺着自己的心情,从另一条道路上返回。
她不愿意走重复的道路。
而且这种不重复的道路,也更加利用收集数据。
可是前进了不到半个小时。
墨伊伊就停了下来。
原因就在于,她在遥远的天际上看到了修士的遁光。
而且不是一个、两个。
而是至少为十个以上。
这是极其不可思议的事情。
要知道,墨伊伊现在处在的是界域壁垒的深处。
这地方同壶光海一样。
会有凡人国度,会有修士盗匪。
但由于陆地上的情况极其复杂,没有便捷的,好似船只一样方便的交通工具。
这些修士盗匪数量是极少的。
即便他们外出,也应该是乘坐能够稳定自身丹田结构的飞舟。
而不是显化遁光,自己飞。
这让墨伊伊意识到了肯定有什么了不得的情况出现。
“算了,师父说了。出门在外要注意安全。”
“不要什么事情都去掺和。”
“那没有什么意义,只会埋下祸根。”
“自己有着远大的前途,不需要没事找事。”
这些话语是经历了龙门盛会后。
方钧耳提命面对着墨伊伊说的话,他可不想再像上次一样误入类似云海门一样的陷阱。
所以反复对墨伊伊强调这些事。
墨伊伊很自信,但她也是很理智,知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并不会因为自己的强运而胡作非为。
所以,她撤退了。
沿着来时的路线开始返回。
即便会重复走来时的路,但数据也可以说新鲜的。
毕竟她采集的过程很粗糙。
故而这次强运让她重新走过,收集因一些原因忽略的关键数据。
“咦?为什么这里还有?”
在返回的路上,墨伊伊再次看到了遁光——
“不对,貌似我好像不是看到。还进入了他们任务范围。”
由于墨伊伊的神识强度有限。
探测精度不够。
她飞着飞着,就接近了这群修士的聚点。
近到了就在不到一百米外的脚下。
墨伊伊之所以还没被发现,全是依靠自身幸运体质催动的正立无影。
她本来打算转身就走。
还是那句话,方钧已经打算不多生事端了。
作为听从师命的墨伊伊。
自然也不会多生事端。
然而——
“两界山的界域壁垒消散阵法准备得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