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灭绝假说》 (第1/2页)
旁边一个山西队员看着两人,忍不住笑着说:“要是再倒点俺们山西的老陈醋,酸溜溜的,解腻又提鲜,那滋味才叫地道,比光撒辣椒还好吃!”
班玛多吉一边喝着古猿果液,一边吃着烤蜻蜓,喝得有点多了,舌头都有点打卷,他用藏汉混杂的话说:“今天……今天咱们吃的是蜻蜓宴啊!这么好吃的东西,以前都没吃过,可不能浪费了……”
别看白垩纪的蜻蜓个头大,脑袋、翅膀、肚子都不能吃,能吃的地方也就翅膀根和大腿,味道跟螃蟹肉有点像,鲜中带点甜。就算这样,一只大蜻蜓的肉也够两个人分着吃。
尽管多吉喝得脸颊通红,却没忘藏族人做风干牦牛肉的习惯,他拍着大腿说:“这蜻蜓肉这么好吃,吃不完的咱们能做成肉干,把水分晾干,撒点盐,留着以后慢慢吃,饿的时候拿出来啃两口,多方便。”
大家都说这个任务就交给他了,多吉也不推辞,就此准备去做大蜻蜓腊肉干了。
另一边,在白垩纪狩猎者的营地中,陈厚岩正站在临时实验室的操作台旁,专注地观察着培养皿里的胚胎,那里面装着透明的营养液,一颗小小的恐龙胚胎悬浮在中间,胚胎上已经能看到细微的肢体轮廓,在显微镜下还能看到心脏的微弱跳动。
“陈总,还在忙呢?”李大堰掀开门帘走进来,手里拿着一杯热咖啡,放在操作台旁边的桌子上,经过这些天的恐怖事件,他已经不在那么狂了。他说:“我刚才去营地外转了转,看到科考队的车队往神龙湖方向去了,他们好像要搞水下探测。”
陈厚岩没有抬头,眼睛依然盯着培养皿:“不用管他们,咱们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他手里拿着一支移液器,正小心翼翼地往营养液里滴加透明的试剂,那是从角龙干细胞里提取的基因片段,他正尝试将其导入胚胎中,诱导基因变异。他在记录本上写下“胚胎发育正常,基因导入第36小时,未出现排斥反应”。
李大堰走到操作台旁,看着培养皿里的胚胎,突然想起了什么,忍不住问道:“陈总,有个问题我一直想不通,在我印象里,恐龙好像是在一天之内突然消失的,电影里不都这么演吗?可像恐龙这样庞大、占统治地位的家族,怎么会突然从地球上消失呢?6500万年前白垩纪结束的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是小行星撞击,还是火山爆发?”
陈厚岩终于停下手里的动作,摘下手套,不客气地拿起桌上的咖啡喝了一口,眼神里带着点嘲讽:“制造机器是你的长项,可要说到生物,那你就听我说了。电影里的都是艺术加工。地球上的生物灭绝从来不是‘突然’的,就算是小行星撞击,也需要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时间,才会让一个物种彻底消失。恐龙灭绝的原因,科学界争论了几十年,有人说是小行星撞击,有人说是火山喷发导致的气候剧变,还有人说是哺乳动物抢了恐龙的食物……”
“可这些都只是猜测呀,没有确凿的证据!”李大堰插嘴说。
公鸭陈顿了顿,指了指培养皿里的胚胎:“正是这种未知,才让我对生命演化产生了兴趣。可惜那些所谓的‘科学家’,只会拿着化石争论来争论去,却不敢像咱们这样,亲自到白垩纪寻找答案。”他说着,眼神又回到胚胎上,眼里闪过一丝狂热,“等咱们的基因试验成功了,不仅能搞清楚恐龙灭绝的原因,还能改造人类的基因,从而适应任何时代。到那时,谁还会在乎那些没用的争论?”
李大堰看着陈厚岩的样子,心里隐隐有些不安,却没敢多说什么,他知道,陈厚岩一旦沉浸在试验里,就什么都听不进去了。
实验室里只剩下培养箱运转的轻微声响,以及陈厚岩在记录本上写字的“沙沙”声。窗外的白垩纪夕阳正缓缓落下,将天空染成一片诡异的橘红色,残阳透过稀疏的古木枝叶,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
新来的地质专家田工蹲在一块嵌着疑似恐龙足迹的岩石旁,指尖轻轻摩挲着石面,半晌才直起身,眉宇间带着几分思索。
不知什么时候,陈厚岩也从实验室中走出来,他伸了一下疲惫的腰,看见田工正在那里发呆,就走过来问:“田兄又在想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