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二章 最强形态 (第1/2页)
李浩然嘴角的笑容晕散开来,每当剑意多出一重变化,他催动功法修炼时的效率就会提升一倍左右。
而今他领悟了四重剑意,修炼速度已经提高到一个让人吃惊的地步,这是剑修们不过分依赖丹药的倚仗。
效率提高仅仅是一方面的好处,剑意更加强大的话,提升境界时的瓶颈也会小很多。
太多修士都困顿于瓶颈才不能提升修为,高阶剑修就没有这方面的烦恼。
季师兄修炼五行轮转经‘五行轮转、万法归一’路线,李浩然认为这条路线同样能够大大减弱瓶颈,否则对方的修为不可能这么突飞猛进。
他将装着桑葚的木盒收入洞虚石,问道:
“师兄,其它灵果大约什么时候成熟?有没有准确的时间。”
虽然他不那么依赖丹药,但有这种能够加速提升修为的东西也是挺好的。
元婴层次的剑修将体内灵力凝成剑元,这就是剑修们的法力。
他发现丹药的效果比灵果好不了多少,所以他更倾向于服用灵果。
季安沉吟道:
“最保守的估计,师弟得等三十年。
这样吧,三十年后我会回宗门一趟将灵果保管在藏宝阁,届时你回来取。”
他在绝灵之地改造土地,对方想要找到他需要花费不少时间。
“好的。”
李浩然答应下来,又闲聊了一会儿他起身告辞:
“师兄,后会有期。”
客人走后,季安回到葫芦世界,继续研究墨玉骨。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他发现骨骼竟然有空间属性,骨架看似和正常人差不多,但里面的容量却大的惊人。
他的神识已经深入骨骼内部三寸多深,竟然无法触碰到骨髓腔。
过去半个时辰,季安神识消耗严重感到有些头疼,于是停了下来,吩咐道:
“阿云,点燃紫檀养魂香,再煮上一壶玉露金芽茶。”
库存的菩提如意香只剩下三十多根,现在换用魂香效果更好。
阿云走上前来,低头垂首,发出精神沟通:
“主人,雷击木玉露金芽茶已经耗尽,再过三个多月才能采摘嫩芽,换成云顶银毫吗?”
“可。”
魂香被点燃,袅袅白烟升起,快速扩散开来。
季安吸入烟雾顿觉两个太阳穴散发出一阵清凉,元婴也舒爽许多。
片刻后他喝下灵茶,取出传承玉简催动秘法将厚德衍灵咒的意境记录进去。
这是个玄妙的过程,只见玉简渐渐亮起黄色灵光,随着光的强度变化忽明忽暗,玉简表面生成山川的纹理。
十几天过去,赤焰峰洞府中师徒相谈。
林岚的腰挺得笔直,谨慎地说道:
“师尊,经过商议我们认为这个小世界价值一千两百万大功,您觉得是否合理?”
小世界灵脉品阶不算高,面积也不算大,所以定价少了些。
她心中有些忐忑,生怕师尊不满意。
“都可以。”
季安无所谓的说道,他并不在意能够得到多少大功,现在他手中的大功都不知道该怎么花。
另外,他的大功仍旧在不断增加,如果想将这些大功兑换出来,宗门恐怕得崩溃。
他将闪烁着各色灵光的玉简交出去,叮嘱道:
“传承玉简已经制作出来,拟一个章程让弟子们参悟。
以后,司农殿必须培养几个精通乙木神雷的修士,至少也要将法术提升到圆满层次。”
虽然没有证据表明法术层次越高可以提高培育雷击木的概率,但还是尽量要严格要求。
韩山双手接过玉简,沉声应和道:
“师尊教导的是,弟子明日就从选择木行法术的弟子中甄选出合适人选。”
乙木神雷是金丹层次法术,这些被选出的弟子会得到一定的资源倾斜。
季安轻轻点头,二弟子做事有些刻板但非常沉稳,这事以后他就不用再操心。
他仔细感受几位弟子的气机,嘴角微微翘起露出笑容。
大弟子这些年疏于修行,这些年提升不多;二弟子在金丹八层,应该很快就能提升到金丹九层;三弟子刚刚突破金丹五层,有所懈怠。
关门弟子陈墨轩拜师八十余载,而今是朝元期三层修士,提升之快引人注目,不愧是元婴真君转世,比他当年快了不少。
他指点了众弟子的修行,最后说道:
“明日为师一早就会出发前往绝灵之地,如果有弟子突破金丹或者需要培育雷击木就让五岳真君去寻我。”
如果没什么事他不会回宗,刘玉师兄早已摆脱心结,而今是金丹九层修士,未来有进行突破的潜力。
“遵命。”
时光荏苒,似水流年。
野草枯荣三十次,葫芦世界的灵果大丰收。
季安将能够用于交易的灵果放在洞虚石中,又将三十枚四阶上品雷击木地灵果放在玉盒中。
他将几个玉盒装入储物袋交给月灵儿,吩咐道:
“送回宗门交给林岚,告知她这是留给浩然真君的东西,让她交给藏宝阁保管。
你完成任务后留下赤焰峰,我要去中洲一趟,回返之日待定,待回归后会派遣大黄告知你。”
月灵儿有些不情愿,赤焰峰的灵脉品阶怎么能和葫芦世界比!
另外,她能够清晰的感知到葫芦世界的土地有特殊效果,利于她吸收土行之气提升修为。
接过储物袋别在腰间,她依依不舍地说道:
“主人,您早点回来啊。”
言辞恳切,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主仆情深呢。
季安微笑着点头,“一定。”
待月灵儿走后,他飞遁到青色灵田,砍伐了一株四阶极品雷击苍龙木。
当灵木倒下的那一刻,悲切的龙吟声传遍小世界的每个角落。
这是除了几株天地灵木外的第一株四阶极品灵木,可惜生不逢时。
他离开小世界,释放纵地金光朝着东方飞遁,五色光华若美丽的彩虹在阳光下闪烁,又缓缓消失。
神木宗,虚天殿。
月光从藻井落下,恰好照在一个巴掌长青色玉瓶上。
皎洁的光华在这里发生改变,好似雾化一般,玉瓶缓缓将灵光吸收。
瓶子形似玉壶春瓶,表面布满花朵藤蔓的花纹,正散发着晶莹微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