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您说的,要是销量能翻一番,让您做什么,您都愿意啊 (第2/2页)
说到最后,他语气顿了下,声音略沉,“不过,也有一个问题。”
“别卖关子,直说。”杜建华放下手中的茶杯。
“我们目前最看好的那个广告由您出镜。这个广告与代言人无法挂钩。”
杜建华眉心微皱。
主推的广告与代言人不挂钩,这会让明星的曝光效果打折,也会导致观众的记忆点混乱,影响宣传效果。
最好能让广告与代言人有关系。
杜建华问道:“咱们选代言人的标准是什么?”
杜敏学说道:“标准是:知名度较高,有亲和力、智慧以及极客属性,目前代言人有不少候选人。”
所谓“极客”,可以指在IT数码领域内,喜欢玩些高精尖东西的人。
杜建华思考了会,“争取吧。能挂钩最好,不能的话,我跟代言人合拍两张照片,加强大众的记忆。”
“好主意。”杜敏学话音刚落,门口传来咚咚的敲门声。
杜敏学开口道:“请进。”
门打开,品牌经理走进来,眉头微皱,似乎遇到了什么问题,“总经理好,杜总好。”
杜敏学侧身问道,“怎么了?”
品牌经理关上门,走到二人侧面,“《老板你踢到铁板了》那个广告创意出了点情况,得跟您请示一下。”
杜建华也放下茶杯,眼皮微抬看向品牌经理。
心里也划过一丝担忧。创意出问题了?
他听说,最近正在举行什么大学生广告创意大赛,难道是一稿多投了?还是团队内部有纠纷?
他挺喜欢的那个想法,还想借此提高自己在公司里的分量,可因为这种幺蛾子别泡汤啊。
刚想到这,就听品牌经理说道:“那个创意是一个明星投稿的,名叫陈放,他想实名拍摄。”
杜建华心中的一丝担忧瞬间被疑惑所取代。
陈放?谁啊?
他侧头看向30岁出头的杜敏学,只见杜敏学眼睛微亮,一副挺看好的表情,挑眉感叹道:“哦?陈放啊。”
看来是年轻人熟悉的明星啊。
杜建华问道:“陈放是谁?”
杜敏学笑道:“杜总,您听说过《活着》这本书吗?”
杜建华眉头微皱思索了会,“不太确定。”
这书名是常见词汇,即便听过也印象不深。
“《鬼吹灯》?”
“这个听说过。”杜建华语气确定。
他没看过这部小说,但记得有几家科技企业与它联名,推出了几款产品。
杜敏学继续道:“我也只是听过罢了,他主业应该是个歌手,副业写写小说。”
杜建华点头。
那也就是说,是个歌手兼作者?那能会拍广告吗?
但这个疑问只是在他脑海里刚冒出来,就消散了。
要拍就拍吧,那个剧本应该很简单,就像流行的短视频那样,用个手机都能拍吧?
反正有员工看着,质量能及格的。自己不用担心这种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