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伪装 (第1/2页)
移民?
听到于世良的话,秦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其实如果单看“移民”这一条,还真不能视作“可疑”的判定标准。
——
甚至别说可疑了,在目前联盟且华夏占主导的大环境下,移民这种事情,甚至可以说是具有隐性红利的。
原因很简单,国内外生产力发展实在是太不均衡,到了有如“鸿沟”和“天堑”一样的程度。
如果有更多的劳动力、更多初级技术人员选择去往国外,作为提升生产力和技术水平的补充,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大目标而言,也是一种助力。
白墨他们已经完成的“示范性项目”,最初的目的不也是这个吗?
但即便如此,“移民”这个关键词还是引起了秦风的警惕。
因为在林序提供的情报中,他曾经听到过类似的线索。
那个阿雅娜的新人格.
他似乎是一个华人,但却描述了国会大厦被高维影响力扭曲的场景。
也就是说,这个人格,很可能是一个移民到美国的华人。
这两者之间,有可能有联系吗?
秦风定了定神,继续开口问道:
“说说他想要移民的事情-——目的是什么?”
“最开始,是自由意志那一套。”
于世良回答道:
“其实我们认识的时候大家年纪都还小——2015年的时候,我们是同一个高中的同学,在华宁县的县高上学。”
“那时候他就已经说过,以后要去国外生活什么的,问他为什么,他就说国外好。”
“但是具体哪里好吧,他也说不出来,最后就说出来一个,觉得国内不如国外自由。”
“其实我觉得,不是国内不如国外自由,是他自己的家庭不如其他家庭自由。”
“他家里一直管他管得很严,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走读的时候,他家里对他到家的时间,都是精确到分钟来计算的。”
“如果有一天回家晚了,那他就得受罚。”
“受罚?”
秦风打断了于世良。
“怎么个罚法?体罚?”
“倒不是体罚。”
于世良略微思索片刻,随后回答道:
“据我所知,大概就是扣零花钱、限制娱乐时间之类的。”
“这能有用?”
秦风略有些惊讶地问道:
“高中生、最叛逆的时候,限制娱乐时间这种方法,也能算惩罚吗?”
“他爸妈又不可能完全控制住他,这种规则最后一定会导致恶性循环吧?”
“对普通人是的。”
于世良略有些惭愧地笑了笑。
“比如我。”
“我爸妈也说要限制我的娱乐时间,我的解决办法就是干脆不回家,去网吧泡着。”
“要是哪天搞不到身份证去不了网吧,在商场坐着看人打PS5也不回家。”
“但是他不一样,他很尊重,应该说是尊重吧?他很尊重那些规则。”
“我有时候都不知道他怕什么,但反正他要是哪天真回家晚了,第二天就老老实实受罚。”
“最经典的是,如果他爸妈说了要减少他的娱乐时间,那第二天体育课他就真不打球了,回教室上自习。”
“你说,又没有人看着他,他那么守规矩干什么?很奇怪吧?”
“确实。”
秦风点点头。
事实上,他并不觉得这事儿有多奇怪。
本质上来讲,这种事情只不过是出现在一个高中生身上的时候显得比较奇怪罢了。
而如果放在其他与限制人身自由、长时间拘禁相关的刑事案件里时,那些加害者对受害者的控制,常常就表现出这样的形式。
“条件反射”。
当受害者坚定不移地相信加害者真的是无所不能、且真的能对他造成不可抵挡的伤害时,他就会形成类似的条件反射。
到那个时候,即使加害者已经放开对受害者的控制,他也仍然难以真正获得“自由”。
所以.
这个秦士忠,他的所谓“不自由”,跟他父母的控制应该是强相关的?
想到这里,秦风继续问道:
“他有没有因为这种控制出现什么明显的性格上的问题?比如有没有某些方面的特质,显得格外突出?”
“没有。”
于世良摇了摇头。
“这一点也是我觉得很奇怪的一点,理论上说,在那样的环境长大的小孩,多少性格上都会有点缺陷吧?”
“但目前看起来,我没有发现他有任何缺陷。”
“他这个人整体就是一个词可以描述——平庸。”
“平庸到了极点,无论学业、事业、甚至是爱好上,都是平庸。”
“这次的搜救活动他本来都没资格参与的,因为他的技能水平其实是跟不上的,但是人手实在不够,再加上队伍够大,出问题的概率比较低,所以才拉上他,帮着打打下手。”
“但确实谁也没想到,这次会出这样的意外.”
“说远了——总之,家庭对他的影响似乎很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