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余震 (第1/1页)
五年后,小雨在台灯下做着数学题,作业本上的数字突然扭曲成父亲躺在病床上的模样。她慌忙揉了揉眼睛,铅笔尖在纸上戳出个破洞。厨房里传来王菁煮粥的咕嘟声,混着母亲翻找旧相册的窸窣响动,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自从刘卫走后,这个家像台老旧的钟表,虽仍在运转,齿轮却总发出不合时宜的卡顿。王菁的鬓角不知何时爬上了白发,批改作业时常常对着某行字出神;母亲患上了轻微的阿尔茨海默病,总把盐当成糖放进粥里,却能在深夜准确摸出刘卫的旧毛衣,贴在脸上喃喃自语。
门铃突兀地响起,惊飞了窗台上的麻雀。王菁打开门,两个穿制服的人出示证件,身后警车的红蓝灯光在雨幕中明明灭灭。“廖女士,关于您丈夫生前在物流公司的工伤赔偿......”话音未落,王菁只觉眼前炸开一片刺目的白光。
当年刘卫搬运货物时被钢条划伤的伤口,因长期接触潮湿环境早已感染溃烂,却被他用廉价创可贴日复一日掩盖。物流公司为逃避责任,将事故记录篡改得干干净净。直到新员工匿名举报,尘封的真相才浮出水面。
法院判决书下来那天,阳光好得出奇。赔偿金足够母女俩换套带暖气的房子,也足够送母亲去条件更好的疗养院。但王菁只是把存折锁进抽屉最深处,继续穿着洗褪色的蓝布衫去学校,继续在黄昏时分往刘卫的照片前摆上一碗热粥。
小雨在收拾父亲遗物时,发现了那个破旧的钱包。夹层里除了泛黄的全家福,还有张皱巴巴的便签,是刘卫车祸前一天写下的字迹:“等忙完这阵,带你们去看真正的海。”海风咸涩的味道仿佛穿越时空,轻轻吻上她的鼻尖,又化作滚烫的泪滴,砸在“海”字最后那道弯勾上。
某个寻常的清晨,王菁在镜前别上那枚褪色的发卡——正是刘卫和敏敏恋爱时买的廉价货。梳着梳着,忽然愣住。镜中浮现出二十岁的自己,站在柳江波光里,身后年轻的刘卫笑着伸手要替她挽起被风吹乱的发丝。
窗外,新抽的柳枝轻轻摇晃,远处传来卖豆浆的吆喝声。日子仍在继续,带着所有未说出口的遗憾,带着命运馈赠的苦涩与回甘,缓缓流向不知名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