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普通人的战争潜力 (第1/2页)
“我无人机操作的贼溜,基本上市面上所有的无人机我都可以很快上手。”
“我算是车辆精通吧,任何车子,我只需要半个小时就能熟练操作,一个小时就能开着它玩特技。”
“我,别的不怎么会,但是几十年探矿的经历让我对于哪里有矿脉,特别是煤矿和铁矿的存在形成了一种近乎直觉的感应,只要让我看上两眼,山里面有什么就八九不离十。”
......
李云枢站在指挥中心的大屏幕前,全国地图上,无数光点正在闪烁——每个光点代表一个通过认证的特殊人才。
“我太狭隘了,”他轻声说,“之前只想着带走装备和能源,却差点忘了最宝贵的资源。”
朱老站在他身旁:“现在调整还来得及,'百工计划'已经筛选出87个专业大类,超过3000万技能人才。”
“我们已经建立了数据库,这些人的身份会特别标注在数据库里,方便他们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发挥力量。”
“目前,所有的训练基地、生产单位,都开展了专长登记,任何专长,只要能够通过验证,都会第一时间加入数据库。”
“是我的错!”李云枢自责道。
“我太急了,只想着提高军备和战斗力,却忘了什么才是支撑这一切的根本,幸好那位陈立峰的话点醒了我。”
上一次最后一战的全军覆没一直都像一块巨石悬在李云枢的眼前,占据了他所有的目光和注意力,让他根本没心力去考虑别的。
“来,给你说个好消息,提提神!”朱老故意提高了声调,试图驱散指挥室里凝重的空气。
“什么好消息?”李云枢勉强扯出一个笑容。
“还记得你和老丁、杜院士他们讨论的'无人机海'战术吗?”
李云枢点点头,这个方案他再熟悉不过了,几乎每晚都会在脑海中反复推演。
虫族最大的特点就是数量多不畏死,我们的战士却是牺牲一个少一个,要是能用大量的无人装备弥补数量上的不足,打起虫子来肯定会轻松很多。
只不过当时讨论出这个结果以后又遇到了几个问题,这才暂时搁置下来。
一是无人机产能,要打虫族需要的可不是一个小数字,想在异界建立足够的生产线太难。
二是能够熟练操作无人机的人,现在还没办法造出足够作战的无人机人工智能,只能通过操作员来控制。
短时间内,李云枢根本找不到那么多能够熟练操作无人机的人,哪怕把军队服役的人也全部加上,最多也就只能凑出不到两百万的操作员。
“当时不是得出结论了吗?对付虫族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无人装备去对抗它们的数量优势。”朱老边说边调出一组数据,“现在,这个方案的两个瓶颈都解决了。”
“都解决了?这么快?”李云枢猛地直起身子,眼睛瞪得溜圆。
“多亏了全民总动员。”朱老笑着滑动屏幕,一组组生产数据如瀑布般流淌。
“通过产业调整,我们的无人机产能已经突破天际,万域等头部企业把核心技术全部无偿移交给了国家共享,现在每天能下线十万架军用级无人机——可不是玩具,是真正能上战场杀敌的利器!”
“预计下个月,日产能还能翻一番,到时候别说一人配一架,就是每人指挥一个小型无人机编队都不成问题。”
李云枢倒吸一口凉气,他终于切身感受到了人类历史上有史以来最大的工业克鲁苏这个称号的分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