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脏活儿安排给司马迁,反正他著史!【求月票】 (第1/2页)
这个命令让霍去病有些吃惊:
“陛下,赵王乃您的亲兄长,为一个江充,不至于如此大动干戈吧?”
刘彻没说话,而是从旁边的竹简架上,抽出两卷竹简丢给了霍去病,然后盘腿坐在榻上,表情阴沉得可怕。
霍去病翻开竹简,看到上面记录着赵王刘彭祖的一些言行,都是不利于朝廷的那种。
刘彭祖这个人为人巧佞,看似笑眯眯的,但背地里却一点都不老实。
比如朝廷派到赵国的国相,不管多有才能,都干不满两年,很多不到一年就被刘彭祖找理由赶走了。
武帝时期,诸王虽然拥有封国的所有权,但治理权是属于朝廷的,也就是由朝廷派遣的国相担任。
所以诸王造反,最先煽动的人就是国相,没有国相点头,诸王理论上连一兵一卒都调动不了。
刘彻对刘彭祖本就颇有微词,再加上赵国太子刘丹跟个泰迪似的,日天日地日空气,姐姐、妹妹、各路表亲,甚至亲生女儿,全都祸祸个遍。
原本是刘彭祖自家的事儿,刘彻虽然觉得恶心,但毕竟长安离邯郸比较远,眼不见为净,但既然牵扯到江充这档子时,那就趁着这个机会把赵国抹去吧。
嗯,改赵国为赵郡,朝廷又多了一处直管疆土。
霍去病拿起第二卷竹简看了看,上面写着刘丹娶亲的日期,他去年将江充的妹妹取回了家,现在是一家人了。
既然是一家人,那自然不能客气。
看完之后,霍去病翻开带来的地图,认真规划起来:
“苏建部驻扎在雁门,若他返回长安时绕一下,就能从幽州南下,路过冀州时,可轻松突破邯郸的城防,将赵王一家抓获……但该用何种理由呢?”
刘彻沉声说道:
“安排匈奴王子,给赵丹写信。”
霍去病抓到的那个匈奴王子还在定襄大营中关着,要是让他出面写封信,秘密出兵的理由就算是找到了。
刘彻这会儿也顺过气儿了,有心考校霍去病:
“苏建一家太死板,做不来这种事,万一弄巧成拙……”
霍去病当即说道:
“我会秘密修书一封,让司马迁辅佐苏建,如此一来,苏建这种正直之将能立功,司马氏亦能为朝廷所用。”
言官家族挑皇帝的刺儿,就算龙椅上坐的是圣君也会被逼得火冒三丈。
但这种家族一旦跟皇帝一条心,整天挑群臣的刺儿,那皇帝可就太舒服了……再说司马迁是著史之人,由他干脏活儿正合适。
他要么自爆黑料,要么将此事抹去,不会在史书中夹带私货蛐蛐功臣了。
刘彻问道:
“司马迁可靠吗?”
“可靠,仙长觉得他是可造之材,多次让我提点,等我开府后,我会让他担任将军府长史。”
听到这话,刘彻便没有反对:
“行,你来安排,那个江充,届时找个理由夷三族……将我父子玩弄于股掌之中,三族已经算是便宜他了!”
霍去病记下来,打算写一份电子文件,让传令兵用U盘带到定襄北大营。
卫青那边有太阳能发电板,有平板电脑,虽然大家在操作方面还很生疏,但把U盘插上去读取文件还是没问题的。
聊完这事儿,刘彻问起了宋朝:
“那个皇帝叫什么名字来着?赵煦是吧?”
霍去病点了点头:
“对,名叫赵煦,是我的三师弟,也是两宋唯一的铁血皇帝。”
刘彻喝了口霍去病泡的茶水说道:
“此次去混元宫,多给他带一些种马,咱别的忙帮不上,些许马还是没问题的。”
整个大汉,在册的马超过三十万匹,而大宋那边,可谓惨不忍睹。
刘彻又问了一些别的问题,霍去病全都一一作答,最终,这位千古一帝长叹一声:
“再过十年,若真能做出些许成绩,就厚着脸皮搬去仙长那里居住,跟各个时代的皇帝聊聊天,笑话一下那些软骨头。”
同一时间,混元宫内,公孙大娘拿着小巧的无人机,教西施使用。
周易给西施的汽油炉中灌满燃料,又给她行囊中放了一些挂面和胡辣汤料包,想改善口味时,就可以煮胡辣汤或者直接用胡辣汤下面条了。
另外拌面用的肉丁炸酱,周易也做了一些,免得华夏第一美女饿肚子。
餐厅里,李清照坐在笔记本电脑前,跟赵煦对着要买的物资:
“基本上都是火药作那边用的,陛下何不成立皇家科学院,搜罗一些人才,大家集思广益,提升大宋的战斗力。”
赵煦一听,还真有些心动:
“这倒是个不错的提议,我回去琢磨琢磨,若没问题,就先纠集一些人试试。”
他没多停留,把需要的资料全都搜罗齐全,又给即将临盆的刘妃带了些营养品,便离开了混元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