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狂潮 (第2/2页)
登上热搜也是理所当然。
这个热搜,与前世17年《FGO》日服突然上线梅林,然后整个推特第一热词变成“梅林是谁”的场景,几乎如出一辙。
无数不玩《FGO》的日本网民,在点开日本推特的时候,脑子都是一片茫然,感觉自己被隔离了一样。
而如果他们还点进#Saberlily#的词条,里面的景象更是让圈外人感到费解,那是一片混杂着狂喜、感恩与炫耀的海洋。
“啊啊啊啊出了!我的莉莉!星辰游戏我信你一辈子啊!”
“十连双黄!还都是lily!!半价池子是神!是神!!”
只能说,当一个国家,某一款游戏的粉丝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那受影响的反而是那些不玩游戏的普通人。
就跟国内的《王者荣耀》一样,无数人聊到游戏中的英雄,第一时间想的不是古代人物,而是游戏技能。
当同事午休时讨论“这波团战打得好”和“那个辅助会不会玩”的时候,你就算不玩,也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当朋友聚会,开黑成了固定项目时,你就算再排斥,也难免会被拉着玩上一局。
如今的日本,正上演着同样的一幕。
电车上,邻座的年轻人在讨论虚数迷宫的攻略,便利店里,打工的高中生在争论,半价池里到底要抽那一个。
整个社会的舆论,在玩家群体无意识的推动下,正被强行扭转。
《FGO》作为一个游戏,此时此刻,正在因为玩家数量的爆炸式增长,在日本,开始逐渐成为一种社交货币,一种文化现象。
这种热度狂潮,如果是在十年前,可能就是烟花一般,炸了也就炸了。
可放到互联网时代。
这是什么?
这就是流量啊!!!
互联网时代,流量就是金钱,是话语权,是影响力。
当一个事物聚集了庞大到足以覆盖整个社会的流量时,它就不再仅仅是它本身,而会变成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所有渴望被关注的人和物。
最先被吸过来的,是依附于ACG产业而生的群体,游戏主播、视频UP主,以及声优。
《FGO》重置版上线当晚,日本的YouTube和Twitch上,几乎一大半的游戏区的主播都把直播标题换成了【FGO重置版开荒!】或者类似的标题。
不管是玩《怪物猎人》的老登,还是玩《街霸》的格斗大神,此刻都坐在屏幕前,抽卡的抽卡,过剧情的过剧情,下迷宫的下迷宫。
就连平时直播“网络帕青哥”(一种日本合法的DB游戏)的主播,都改成了“收费抽卡”,简单来说你给他多少钱。
他给你抽新手半价池里的某个角色,抽到了那省下来的钱就是他的了。
由于新手池定轨是“3个角色”,所以理论一次出货的概率是33%。
如果没抽到玩家要是角色“歪了”,那一直到出之前,多的成本他来给。
你别说..
这种主播在YouTube上看的人还真不少
也真有玩家花钱请人抽。
只能说有“商业头脑”的人是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