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衍生微单机 (第1/2页)
楚晨整出了这个“衍生微单机”本身也是一种破圈的尝试,这种整体流程4到8个小时的游戏游戏本质上可以理解为“大版本更新”的一种。
只不过这个大版本更新是独立出来的。
对老玩家,这个单机游戏是大版本‘额外的蛋糕’
对新玩家来说,这个单机游戏是一个‘无门槛’体验终末战线的捷径。
此外,从宣发路径上来说,一款“单机”游戏的宣发,本质上是对IP的扩充,而不是在原IP上进行迭加。
所以在规划的时候《终末战线:溯源》往后,还有另外两个终末战线的衍生游戏,其中一个项目名叫《终末战线:小队》
由于这三个企划都是楚晨做的,所以游戏具备“开发连贯性”《终末战线:溯源》除了剧情之外,其本身的内核玩法,也是在给《终末小队》做铺垫。
简单说一下,在企划中《终末小队》是一个肉鸽刷子游戏,游戏中有两个成长系统,一个是局内成长系统,另一个是局外成长系统。
还有一个局内成长系统,很简单,就是每杀死一定数量的怪物,会出现三选一的卡片。
这一套后世已经相当“成熟”的玩法,叫做“幸存者”LIKE。
也就是自2022年《吸血鬼幸存者》爆火出圈后,被无数人跟风的一个玩法,类似的游戏还有《黎明前20分钟》等一系列的游戏。
就算没有玩过这些游戏,在很多二游中,也有类似的“玩法出现”
而且这种玩法很难做的“难玩”,哪怕是“少前2”里面,这个玩法都被不少玩家点了赞,羽中都能抄的好玩的游戏,你就明白其难度有多低了..
简单来说,就是角色在一张固定的地图,不断的刷怪,刷怪获取经验,升级获得三选一的BUFF卡。
然后继续不断的刷更强的怪。
这一类型的游戏,是最暴力的“磨刀石”理论的践行者,因为反馈非常直接,“刷怪”“变强”“更爽的刷怪”
这个过程就跟短视频一样,来得非常直接,非常快。
所以玩起来非常爽。
《终末战线:小队》也是星辰基于这个核心做的玩法,只不过楚晨在这个基础上,加入了一个局外成长系统。
也就是“小队等级”和“枪械组件”
小队等级可以理解为科技树,这个没什么好说的,重点是枪械组件。
玩家每一次进入地图战斗,有几率获得不同颜色的武器配件,或者也可以理解为不同等级的“装备”
这个“装备”是可以带出的。
也就是说,你刷完这把,如果刷到了一把金色的配件,那么下一把你进入游戏,就可以直接享受金色配件的加成。
这就解决了幸存者LIKE游戏的痛点。
刚才也说了,这种游戏就像短视频,刷的时候爽,可时间并不持久,幸存者LIKE只要通关几次,那么这个游戏就没意思了。
楚晨当然无法完全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他可以让这个时间变得更长一些,于是《终末小队》的雏形,一个“暗黑LIKE”+“幸存者LIKE”的融合体就出现了。
《终末战线:溯源》的战斗玩法,就是在验证这个玩法。
游戏没有“三选一”,也就是没有局内肉鸽的部分,但是玩家从第一关到最后一关,获取的装备都可以保留,并且《终末战线:溯源》有一个“回刷”机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