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他是怎么飞起来的? (第2/2页)
因为流水,代表的是“广泛”的认可,然而流水这个东西的认可度,其实并没有那么大。
归根结底,最好的认可度还是人气。
越是老玩家,对“人气”的敏感度就越高。
可偏偏人气这个东西,平常是很难感知到的,现在《终末:溯源》这么一冲,虽然真实的纯新玩家并没有那么多。
可他们是同时“刷新”出来的。
世界频道开始出现新人冒泡,好友申请突然多了很多只有几级的萌新,好友借用次数开始变多,入坑视频的播放量开始上涨..
这种感觉一下子就变得很强烈。
于是乎《终末战线》的玩家社区,很快就做出了反应。
老玩家在带新玩家入坑这件事上的积极度,有时候,甚至比抽卡还积极,而且从1.4版本开始《终末战线》的拉新难度就大幅度降低。
除了“累计拉新”这个模式之外,玩家还可以选择拉一个玩家,只要这个新玩家完成一系列任务,双方都能获得拉新奖励的模式。
在这样的模式下。
不少老玩家在解答新人疑惑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让他们再去找一个新玩家,互相“拉新”,而没有用自己的拉新链接。
从这个小细节,其实也能看出,很多老玩家在拉新的时候,真的是很单纯的享受“安利”成功的过程。
这股“新人”潮的出现。
不仅仅让老玩家感到很激动,在全球范围内,做《终末战线》相关内容的UP主,博主,也是相当激动。
不仅仅是华夏,在日本,在欧美。
这种感知甚至还要强烈一些,因为特别是欧美的《终末战线》玩家基数本身就要小一些。
很快,不少UP除了在发新人攻略之外,也开始对“终末战线出现大量新人”这件事本身,进行“解构”
在这个解构的过程中,一条“搬运工”的视频突然火了。
这个“搬运工”扮演的内容,是一个美国玩家画的可爱的“入坑四格漫画”,这个漫画大体上的内容是这样的。
【现在,就是入坑《终末战线》的最好时机!】
“还在犹豫要不要玩《终末战线》?我给你分析一下为什么你现在不玩,错过一个亿。”
“第一步:花6美刀,购买《终末战线:溯源》。”
“第二步:获得一张9美刀优惠券。看见没,到这里,你什么都没做,就已经净赚3美刀!!!”
“第三步:进入《终末战线》本体!!现在是周年庆!史无前例的超大版本,海量福利活动,登录就送十连抽,主线剧情全通送自选SSR人形!你一分钱不花,就能爽的飞起。”
“第四步:还记得那张优惠券吗?用它!我推荐买月卡9美刀的月卡很划算,或者买个新手礼包,相当于白送。”
这篇漫画,其实就是对“星辰亏钱卖游戏”这个梗的“二创”,在国内其实有很多类似的二创“梗漫画”
可要说影响力,这张用“英文”画的漫画一出现,很快就成为了不少UP主的素材。
“星辰游戏亏麻了?这一次,美国人也中招啦!”
可要说影响力,这张用“英文”漫画,被搬运工搬运回国内之后,就像是火星一样,给本就炽热的狂欢。
又点了一把火。
B站上,微博里,社群中,与此相关的内容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其实如果深度挖掘的话,这种国内反应,其实还是有原因的,因为之前《终末战线》只在亚洲比较流行,经常登顶。
所以,很多人其实是对欧美市场的反应,有一定“关注”的。
无论是正关注,还是负关注。
而这一次,这张漫画,其实是《终末战线》真正意义上第一次在欧美闹出点大动静,玩家们的关注度自然也很高,流量也就相对比较大。
在这流量的狂欢中。
从“亏钱卖游戏”到“新玩家黄金入坑时机”,从“衍生单机”到“长线服务游戏”
这其中其实存在大量的“偶然”性,简单来说,《终末战线:溯源》给出的游戏质量,以及定价模式。
就注定了这个游戏一定能卖出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份。
可最终,第二天下午就真的在全球范围卖到了千万份,这就不仅仅是游戏本身,还有一些营销,以及一些运气。
而这种运气,其实很难察觉。
特别是对于“旁观者”来说,这一套组合拳,看起来相当丝滑,给人一种环环相扣,逻辑闭环的感觉。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
“他是怎么飞起来的???”
的惊愕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