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皮与骨 (第2/2页)
碧蓝航线的公式,按照产能先后顺序变成了【港区恋爱GLAGAME】+【PVE】+【竞速PVP】+【主线剧情】
是的
你没看错,楚晨让鱼丸做的最重要的产能,就是先做一款港区恋爱游戏,然后才是后续的玩法内容,甚至碧蓝的主线剧情楚晨都给压缩了。
因为一个制作组的产能是有限的。
《终末战线》作为一个“新”IP,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塑造世界观。
但碧蓝航线不需要。
碧蓝航线是舰娘游戏,某种程度上,舰娘跟东方幻想乡其实很像,虽然原作游戏没有剧情,但是大量的二创让这个世界观其实很完善。
所以《碧蓝航线》的主线剧情也有,但更重要的产能要放在前面,包括PVE玩法。
楚晨之所以,很重视《碧蓝航线》的PVE,是因为这一版碧蓝航线保留了完整的“大建”的玩法。
也就是说,玩家每天获得的资源,可以按照一定比例投入“建造池”从而直接获得角色。
有了大建之后,循环起来就很简单,刷图,得资源,变强,大建获得新角色,继续刷图,这套循环就是舰C当年能爆火的根基。
这种玩法的氪金点也很清晰,本质上就是将“快速建造”当做抽卡卷来用。
只是在这个基础上,楚晨加入了“喜闻乐见”的“保底”系统,大建60发,下次大建一定出货。
同时提供了角色强化的系统,除了同名角色之外,也保留了可以用珍惜道具强化角色的逻辑,这个逻辑本身也是和之前的刷图挂钩。
在此基础上,添加了新角色出货UP的设定。
虽然看起来,这个大建模式和《终末战线》没有区别,玩家每天都可以“抽”角色,只不过获得的资源从抽奖票,变成了不同的资源。
可实际上,还是刚才的刷图逻辑,一个点的变化,带动的是整个游戏系统设计上的变化。
“你们战斗系统完善了没。”
“完善得差不多了。”
楚晨一边问,一边点击了出征。
选择出征之后,就可以看见海图了,整个海图被清晰地分为了三个色块。
靠近大陆架的浅绿色区域,标注着“浅海”;往外延伸的蔚蓝色区域,是“近海”;而在地图最外围,颜色深邃近乎墨色的,则是“深海”
随后东南西北,又有四个方位,一共组成了12个“海域”
每一个海域,有固定敌人也就是剧情关卡,也有随机事件,也就是肉鸽关卡。
楚晨随便点了一个海域,选了出征,随后就进入了编队界面。
编队界面设计得简洁而直观,左侧是后排主力舰队的三个栏位,右侧则是前排先锋舰队的四个栏位。
后排,他放上了之前在港区看到的黎塞留,胡德,最后一个位置,他留给了一位白发及腰的航空母舰企业。
战列、战巡、航母,一个经典的火力组合。
前排先锋舰队,他则把刚才在小卖部争吵的拉菲和Z23放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