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算法稳定币 (第2/2页)
它俩搞了一套基于算法的稳定币系统,现在火得一塌糊涂,简直是币圈最靓的仔!
除了咱们,市面上所有交易所都把它当财神爷供起来了!”
基于算法的稳定币系统。
顾名思义,就是号称价值稳定的加密货币。
苏皓听了差点没笑出声。
开什么国际玩笑?
就连各个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天天央行在那儿跟打地鼠似的四处调控,都未必能保证绝对“稳定”。
你一个上蹿下跳比猴子还欢的虚拟币,波动性大得能让心电图都自愧不如,凭什么敢说自己稳定?
“它的机制是这样的,‘露娜’和‘泰拉’,这俩币是相互配合的一对儿。
泰拉币,它的目标就是死死锚定1美元,让自己的价值永远约等于1美元。
如果泰拉币的价格出现大幅波动,这时候,露娜币就站出来了,它扮演了一个自动调节阀的角色......”
简而言之,就是泰拉贵了,就消耗露娜、增发泰拉;
泰拉便宜了,就销毁泰拉、增发露娜。
这种双向兑换创造了套利空间,总有人会为了赚钱,自发地把泰拉的价格拉回1美元。
“有点意思,这不就是币圈的‘中央银行’系统吗?
国家为了维持货币价值,印钱放水或者回笼资金,一个道理。”
“是的,苏董!这就是时下最火热的算法稳定币概念。”
其实,稳定币这概念早就有了,最早可以追溯到2014年的泰达币(USDT)。
那家伙简单粗暴,直接用现实中的美元做抵押,一比一发行。
但这种模式一直被币圈原教旨主义者所诟病。
想当年,特比币横空出世,打的是什么旗号?
去中心化!干翻银行家!
你这个泰达币倒好,绕了一圈又回去了,还得抱着美元的大腿才能活,这叫哪门子的去中心化?
简直是革命队伍里的叛徒!
“但‘露娜’和‘泰拉’,它们不需要任何法币做抵押,纯靠算法,理论上资本效率和发行量都是无限的。
只要算法不出错,就能一直维持下去。
这就是它跟传统抵押型稳定币最大的区别,也是最牛的地方!
不仅如此啊,苏董!
它还搞了个理财项目,叫‘DeFi服务’,只要你把泰拉币存进去,年化收益……您猜多少?
百分之二十!整整20%!
现在所有人都疯了一样把钱往里砸,就是冲着这个去的!”
年化20%的“无风险”收益?
苏皓听得眼角都抽了一下。
这利率,别说币圈了,就是把全世界的银行拉一块儿,也找不出这么猛的。
“难怪人们会像疯狗一样扑上去。”苏皓点了点头。
“是啊!尤其是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FTX交易所也上了这个币,还把它当成头牌来推。
我们的用户哗啦啦地往那边跑,拦都拦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