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威逼利诱 (第1/2页)
离开了有关部门那栋不起眼却充满威严的大楼,林阳坐进车里,并未立刻发动。
他微微闭上眼睛,意识沉入系统,再次确认了那条关于殷兆丰的情报。
“38岁,湾区华人,仿造古籍,以假乱真……”
林阳的手指在方向盘上轻轻敲击:
“必须尽快找到他。”
他拿起手机,没有丝毫犹豫,直接拨通了一个号码。
这不是打给赵天宇,而是打给一个更为特殊和高效的渠道——这是王局长在谈话结束后留给他的一个紧急联络方式,声称可以提供必要的“后勤支持”。
电话很快被接起,对面是一个冷静、清晰,不带多余感情的声音。
“林顾问,请讲。”
“我需要调查一个人。
殷兆丰,38岁,湾区华人,男性,擅长古籍仿造和做旧。
我要他的详细资料,尤其是最近的动向。
越快越好。”
林阳言简意赅。
“明白。
请保持通讯畅通。”
对方没有多问一句,直接挂断了电话。
效率之高,超乎林阳的想象。
不到两个小时,一份加密的详细资料就发送到了他的特定设备上。
林阳点开文件,殷兆丰的信息清晰地呈现出来:
殷兆丰,真实年龄37岁(虚岁38),鹰酱籍华人,出生于湾湾,常年流窜于欧美亚洲各国。
并非单纯的工匠,而是一个游走在灰色地带的高级文物贩子。
其核心作案手法正是利用自身登峰造极的仿古技艺,专门针对国外安保相对疏松的中小型博物馆、图书馆乃至私人藏家,以精心仿制的赝品替换出真品,以此牟取暴利。
此人极其狡猾,反侦察能力强,从未失手,各国警方都苦无证据。
资料显示,他最近一次现身,正是在京城,目的是出手一件不久前才得手的“战利品”——一本明代地方志古籍。
“果然不是循规蹈矩之人。”
林阳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这样更好,有欲望,有手段,反而容易打交道。
只要他能为我所用。”
资料最后附上了其最近的活动轨迹分析:
高度集中在潘家园古玩市场一带,显然是在那里寻找能吃下他手中“货”的买家。
“潘家园?还真是灯下黑。”
林阳收起设备,立刻发动汽车,直奔潘家园。
再临潘家园,林阳的心境已大不相同。
他不再是那个需要捡漏的新人,而是带着明确目标而来的猎手。
刚走进市场没多久,一个熟悉的身影就连滚带爬地从摊位后面窜了出来,脸上堆满了近乎谄媚的笑容:
“哎呦!林老师!林爷!您大驾光临了!快请进,快请进,喝杯茶!”
正是上次那个想碰瓷反而被林阳吓瘫的摊贩老板。
如今林阳名声在外,又是上新闻又是受表彰,在这行里早已成了传奇人物,这老板哪还敢有半点不敬,恨不得把林阳当财神爷供起来。
林阳摆摆手,语气平淡:
“不用忙了,我随便逛逛。”
“哎好好好!您随便看,随便看,有什么需要随时吩咐!”
老板点头哈腰地退回到摊位后,眼睛却始终不敢离开林阳,时刻准备着听候差遣。
林阳不再理会他,看似悠闲地在市场中踱步,目光却像雷达一样扫过每一个摊位和每一个行人。
他特别注意那些看起来像是在谈大生意、或者对古籍字画类特别关注的人。
然而,一上午过去了,人流见了无数,却没有发现任何符合殷兆丰特征或者行为可疑的目标。
这家伙果然谨慎,藏得很深。
“守株待兔不行,得引蛇出洞。”
林阳立刻改变策略。
他走到市场里一家信誉不错、门面较大的古书店,故意提高了音量,对老板说道:
“老板,你这儿有没有真正的好东西?
年代久远的善本古籍,最好是孤本或者流传有序的。
钱不是问题,只要东西好,价格随便你开。”
老板一愣,看着气质不凡的林阳,苦笑道:
“这位先生,您说的这种宝贝,可遇不可求啊。
我这小店里实在没有……”
“没关系。”
林阳声音更大了一些,确保周围几个摊位的人都能隐约听到:
“我就在市场里转转,谁要是有门路,有好东西,可以直接来找我。只要验货是真,我立刻现金支付,绝不还价!”
这番话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迅速在附近一小片区域传开了。
一个年轻、多金、急于求购珍贵古籍的豪客形象,瞬间立了起来。
林阳也不急,就真的在市场里慢悠悠地继续逛,但感知却提升到了极致。
果然,不到半个小时,林阳敏锐地察觉到,有一道目光多次落在自己身上,带着审视和探究。
他假装无意地回头,看到一个穿着灰色夹克、身材精干、面容普通但眼神异常灵活的中年男子,正迅速移开视线,假装在看摊位上的瓷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