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计划顺利实施 (第1/2页)
殷兆丰在古籍存放区里仔细地寻找着,他的眼睛像探照灯一样扫视着每一本书。
终于,他找到了那本古籍,他小心翼翼地将它从书架上取下来,捧在手中,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他知道,这本古籍即将成为他完成任务的关键,同时也可能给他带来巨大的风险。
他将古籍拿到借阅处,办理了借阅手续,然后带着古籍离开了图书馆。
在离开图书馆的那一刻,他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偷走了宝藏的小偷,随时都可能被人发现。
殷兆丰带着借阅的古籍回到了自己的住所,他迫不及待地打开古籍,仔细地研究起来。
他将古籍的每一页都进行了拍照,然后使用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对照片进行分析,以获取古籍的纸张、墨色、字体等详细信息。
他还对古籍的装订方式进行了研究,了解了古代书籍的装订工艺。
在研究的过程中,殷兆丰发现这本古籍保存得非常完好,这让他感到非常惊喜,同时也增加了他仿造的难度。
为了确保仿造的古籍能够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殷兆丰采用了与之前相同的材料和工艺。
他使用从大夏国内购买的古法造纸和制墨材料,按照古籍的尺寸和样式制作了纸张和墨汁。
他还根据古籍的字体风格,雕刻了一套新的印版,确保仿造的古籍在字体上与原版一致。
在印刷过程中,他严格控制墨汁的用量和印刷的力度,使仿造的古籍在墨色和字迹的清晰度上与原版毫无二致。
在完成仿造后,殷兆丰对仿造的古籍进行了仔细的检查,他使用放大镜观察每一个细节,确保没有任何瑕疵。
他还将仿造的古籍与原版进行了对比,从纸张的质地、墨色的深浅、字体的大小到装订的方式,都进行了逐一的比对。
经过多次检查和修改,殷兆丰终于满意地放下了手中的古籍,他知道,这本仿造的古籍已经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
第二天,殷兆丰带着仿造的古籍再次来到了图书馆。
他像往常一样,将古籍拿到借阅处,准备归还。
工作人员接过古籍,随意地翻了翻,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便将古籍放回了书架。
殷兆丰看着工作人员将古籍放回书架,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他知道,自己的第一次“偷梁换柱”行动成功了。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殷兆丰如法炮制,不断地从图书馆借阅大夏古籍,然后用仿造的古籍替换真品。
他的行动非常顺利,鹰酱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根本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每一次成功替换,殷兆丰都感到一种成就感,同时也为自己能够为国家追回流失的文化遗产而感到自豪。
在这一个月里,他总共成功替换了数十本古籍,这些古籍被他小心翼翼地打包好,准备积攒到一定数量然后再携带回国。
原本他是打算替换一本就送回国一本的,不过被林阳制止。
林阳说,虽然计划进行很顺利,但是频繁的去图书馆,然后往返回国,这样固定的路径容易引人怀疑,必须在被发现之前尽可能多的替换更多的古籍带回来才行。
那些被替换下来的真品,正静静地躺在他的住所里,等待着被送回祖国的怀抱。
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殷兆丰如同一只敏捷的夜猫,在鹰酱国的各个图书馆之间穿梭自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