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云淡风轻,悟道星斗 (第2/2页)
这五人是活动在附近的大盗凶匪,臭名昭著,但几人行事非常小心,再加上后天境的实力,一直以来未被官府擒获,逍遥法外。
没想到今日却死在了这里,准确的说,是死在了那个少年手上,当真是世事无常。
“方才离开的那两人究竟是谁?”
在场的大多数人心底都泛起了一丝狐疑,什么时候魏国出现了这样一位年轻的高手,不费吹灰之力就收拾了五鼠。
“能够轻而易举收拾他们的,至少也是一位先天境强者,这两人来历怕是不简单.”
过了一会儿,先前出声的那个男人轻轻一叹,不多时也从破庙之中离开了。
后续其他几个在破庙之中躲雨的人,也相继离开,只是在离开的时候,他们大多会看一眼那五具被烈火包围的尸体,最后摇头轻叹。
经常会有人问“什么是江湖?”
其实这便是答案,将脑袋拴在裤腰带上,不知什么时候会死,也无法预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便是江湖。
另一侧,修缘带着晓梦沿着官道向另一个方向出发,两人的速度极快,不到中午,他们便来到了一处破败的村子。
看着眼前这处杂草丛生的村庄,两人再次陷入了沉默。时间在这里留下了最完整的证据,蛛网、青苔让这处曾经住过人的地方带上了几分荒凉。
岁月这把无情的刻刀,用了不到三两年的时间,便将昔日人们生活的痕迹尽数抹去。
村口处一块石碑,歪歪扭扭的躺在地上,上面刻着的两个字在风雨的侵蚀下已经有些模糊了。
晓梦缓步走了过去,伸手轻轻划过那两个字。
陈家,这便是那两个字的意思。
当再一次面对眼前这座熟悉的村庄时,这个姑娘的心绪难以压制,出现了强烈的起伏。
道家之中,在修行路上经常会有人提到“放下”二字。
不过对于那些尚未得道的人来说,“放下”最快的方式,其实也有,那便是有恩报恩,有仇报仇,念头通达了。自然也就放下了。
对于眼前这个姑娘来说,她的情况其实就是如此,所以才有了陈家村这一行。
修缘站在一旁,并没有出声,只是在那里安静的站着,已然经历过此事的少年,其实他心里知道,在这个时候对于这个姑娘来说,最需要的是陪伴。
过了一会儿,晓梦离开了石碑,缓步走进了这个村子,只是这个时候,她的步伐显得颇为沉重。
房屋经过岁月的摧残,有些已经不成样子了,那些老旧的大门轻轻一碰,很多便直接塌了下去。
回忆有些是美好的,也有些是残酷的,正如一个人的人生,光与暗交汇,酸甜苦辣并行。
一个不大的村子,等这个姑娘彻底走完,已经是月上中天。
修缘跟在一侧,没有催促,没有出声,看岁月回首,天地之变,对于他来说,也是一种修行。
刚一走出村子,修缘似乎是觉察到了什么,身形一闪,来到这个姑娘身后,将人拦腰抱起。
许是睹物思人,以致心力憔悴,刚一离开,这个平日里话本就不多的姑娘,却是再也坚持不住,脚下一软,便昏了过去。
对于这种情况,修缘倒是能够理解,就如同焰灵姬,曾被白亦非催眠,陷入幼时的噩梦之中而不自知,差点被套出宝藏的秘密。
这时,他不由想起了一句话。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对于他来说,三羊村的惨案影响其实并没有那么大,毕竟经历的人并不是他,或者说并不是自己记忆中的那个他。
但对于怀里的这个姑娘来说,她的的确确亲身经历了那个噩梦。
相较起来,他还算是幸运的。
许久,似乎是感受到了什么,修缘轻轻低下头,只见这个似乎还在睡梦中的姑娘,脸颊之上有两行清泪随之而下。
对于一个人来说,从不是一开始就对这个世界不抱希望,而是在经历很多事情之后,才不得不向现实屈服。
若是自己没有出现,对于这个姑娘来说,或许结局早就注定了。
“会过去的,一切都会过去的。”
少年轻声呢喃了两句,声音不大,但这个姑娘似乎有所觉察,原本紧锁的眉头随之舒缓了下来。
脏兮兮的小手下意识抓紧了少年的衣襟,似乎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
少年感受到这种情况,嘴角带起一丝温暖的笑意,或许事情终究有所改变。
他记得佛家的大德高僧,曾经说过这样的话。
“伞遮得了天上的雨,却遮不住心里的雨,我们索性把心灵洗一洗,总会有雨过天晴,云淡风轻。”
今晚的天空格外的明亮,虽然月亮依旧缺席,但星光闪烁,极为璀璨。
不知什么时候,少女睁开了眼睛,鼻尖萦绕着一股淡淡的草木清香,这种味道极为独特,她的记忆中只有那个少年身上才会有。
随后她慢慢地就觉察到了自己的处境,但这一次,她没有出声,这个少年的怀抱,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够抚平心灵的创伤,让灵魂得到安眠。
于是,没过多久,这个姑娘又沉沉地睡了过去。
就在这时,修缘的目光却被天幕之上的星宿给吸引了过去。
在心斋之中,他曾注意过道家对星宿的一些研究,比如说东、北、西、南四大星宿,其中角、亢、氐、房、心、尾、箕,又被称之为苍龙七宿,也恰好对应这片时空隐藏的大秘密。
当然除了这些之外,也有关于北斗之说,其七星分别对应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这七个星星蕴含玄妙之道,若能参透其中奥妙,自然受益无穷。
下一瞬,这个少年周身气势一变,竟是直接踏入天人合一的至妙之境。
其丹田紫府之中,有璀璨星光陈列,化为漫天星河。
道家天宗太乙山上,正在观星的北冥子,眉头忽然一皱,他有些不可思议地看向东方。
“是何人竟能参悟周天星辰之道?”
与此同时,百家之中那些踏入大宗师境界的高人几乎同时都感受到了这种异象。
霎时,几乎所有能够看到这种异象的人,在此刻,都看向了东方,看向了那个神秘的未知。
一人观星,而天下众生,却在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