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31章 三年跃升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第2/2页)
“也是商务部!”
“所以如果论责任的话,商务部和财政部比我们五角大楼的责任要更大!”
五角大楼防长怒目而视,毫不客气的反击道。
“够了!”
“现在不是争吵的时候,而是想办法如何遏制龙国在经济领域的崛起!”
“现在哪怕是赢得了与毛熊帝国的冷战,我们也会迎来一个比毛熊帝国更强大的对手!”
“甚至我严重怀疑如果毛熊帝国倒下,龙国作为邻居,有可能从其中获利比我们更大!”
漂亮国总统冷视所有官员,要求他们立即结束争吵!
“在军事上,必须加速与岛国、泡菜国、菲猴国等签订《共同防御条约》,强化亚太同盟,组建太平洋版本的《北大西洋公约》!”
“在能源和金融上,现如今龙国在大力搞核电技术,这与很多中东国家的能源发展策略背道而驰,可以拉拢一些中东国家破坏龙国在海湾地区的布局……”
漂亮国总统看向众多高官,向众人宣布自己的计划。
在新一年里,漂亮国这个庞大的全球超级大国要迅速地战略转向,从与毛熊帝国的冷战对抗中抽身,转而全力的遏制龙国的发展!
……………………
1985年3月,龙国大地春雷乍响。
随着《国家核电发展纲要》正式颁布,一幅史诗级基建画卷在960万平方公里国土上轰然展开!
陇海铁路复线上,一列装载着直径8米反应堆压力容器的专列正以80公里时速劈开晨雾。
车头喷涂着“核电特运“的红色徽标,32组重型转向架与铁轨碰撞出铿锵节奏。
当列车驶入秦山核电站建设工地时,龙门吊的钢索已悬垂如弓,精准吊装这个重达400吨的“国之重器“。
而在十年前,如此庞然大物只能依赖海运,如今却沿着电气化铁路网直抵内陆!
太行山腹地的盘山公路上,由36辆东风重卡组成的车队正蜿蜒如龙。
每辆车都载着锃亮的蒸汽发生器模块,防雨布在风中猎猎作响。
当车队穿过新竣工的终南山隧道时,“北斗”定位系统将实时坐标传回北京调度中心,这条横贯东西的G65高速公路,将原本15天的运输周期压缩至72小时。
沿途服务区里,司机老张拧开保温杯感慨:“当年建个什么项目,咱们车队光在蜀道就折腾了半个月!“
“以前我还觉得国家把大笔的钱都用于投资建设公路、铁路干什么,这些又不能吃饱饭!”
“现在随着咱们龙国经济的腾飞发展,我才体会到国家的高瞻远瞩……”
长江畔的芜湖造船厂内,电弧光将夜空照如白昼。
这里正在批量预制核岛钢制安全壳,全自动焊接机械臂沿着数控划线精准游走。
完工的模块将通过新开通的皖江公铁两用桥,以“搭积木“方式运往黄山、九江等12个建设站点。
总工程师指着进度表对央视镜头说:“标准化构件让工期缩短40%,这要归功于全国统一的重载交通标准!“
珠江三角洲的晨曦中,世界最大吨位的“天鲸号“半潜船正缓缓下沉。
它刚从大连港运来整座汽轮发电机组,此刻在黄埔港完成浮装作业后,将通过新疏浚的西江航道逆流而上。
与此同时,8架运-20运输机编队掠过琼州海峡,机舱内是给海南昌江核电站特供的耐腐蚀钛合金管道,这种多式联运模式,让最偏远的建设现场也能48小时内获得关键部件。
在贺兰山下的戈壁滩,三万建设者正同时展开作业。
来自青藏铁路的铺轨班组、参与过墨脱水电站的混凝土工、还有培训结业的退伍汽车兵,他们的安全帽在探照灯下汇成彩色海洋。
当第一罐混凝土在电子倒计时中注入基座时,现场广播响起《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旋律,这些曾缔造过墨脱水电站,国家公路铁路网的双手,如今正以更高效率编织核电经纬。
钢铁长龙在神州大地上奔腾不息,每一条新铺设的铁轨、每一根架设的电缆、每一车浇筑的混凝土,都在诉说一个真理:当超级工程遇上基建狂魔,龙国速度永远能创造新的神话!
前几年龙国铺设的公路、铁路等基建工程,在此刻彻底的彰显出它的作用!
随着100座核电站项目启动,龙国所有道路上都开始奔腾不息的运载着零部件和工程所需的材料!
原本可能五六年才能完成的项目,如今在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持下,或许两三年便可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