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航天从回收火箭开始? (第2/2页)
他当即赞道:“莫总的忧患意识和保密意识非常敏锐,很值得大家学习。”
随后,他看向在座一半以上有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高管们,沉声说道:
“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美利坚亡我之心不死,一直在搞‘别针’之类的计划,试图渗透我们,搞意识形态输出与颠覆,并窃取高科技、高价值情报。
去年,集团内部抓出了三个商业间谍。
这三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具有海外学习和工作的背景。
群星科技成立到现在还不到两年,美利坚就下了如此大力气发起渗透。
以后随着集团规模的不断增长,肯定还会更加卖力。
因此,我们必须从现在就提高防范意识。
而莫总的提议,就是一道从源头就开始构筑的保险,很值得推广,而且必须大力推广。”
说着,王诩再次看向莫婷:
“我们不因噎废食,彻底拒绝海外人才的引进。
但是在引进的时候,一定要做好背调与审核。
引进之后,也要注意对某些事情的预防。
同样的,这种审核与保密制度,也应该适用于本土培养与成长的人才身上。
部分人群虽然罕见,但是历朝历代都有,不得不防。”
莫婷也好,在座的其他高管也罢,听完王诩的这番话,全都神情肃穆起来。
间谍,必须要抓,更要防!
否则集团投入那么多资金与资源研发出的成果,被间谍一偷一卖,损失可就太大了!
与此同时,不少高管暗自庆幸,幸好他们在12年就归国了。
眼下,集团对海外人才的态度已经变成既要倚重,更要防范。
随着形势的发展与变化,以后还有可能变成彻底防范,绝不重用。
若他们没有在12年就归国,就加入群星,而是在眼下或者以后再归国,那还是有职业发展可言吗?
没有!
对此感悟最深的,当属梅哲仁。
这家伙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被那张扑克脸阴了一手,搞得在硅谷很难再有发展潜力,不得不回国。
说苦尽甘来也好,说否极泰来也行。
总而言之,遇到王总、加入群星,绝对是梅哲仁的人生重大转折点。
甚至可以说,没有王总和群星,他下半辈子估计就颓了,难以再有太好的发展。
因此,梅哲仁自信,他对工作的重视和对集团的归心,绝对不输任何人!
便是抱着这份重视与归心,梅哲仁插话说道:
“莫总,招聘的时候还请优先聚焦火箭与卫星相关的研发人才。
如果可以的话,最好是能从SpaCe X、波音、蓝色起源和ArianeSpaCe这几家公司,多挖一点工程师回来。
尤其是SpaCe X。
民营企业搞商业航天,火箭发射成本必须压下去。
SpaCe X走的可复用火箭的路线,就非常适合。”
对于星火研究院轮值秘书长的切实建议,莫婷从善如流,点头应道:“好。”
王诩听到SpaCe X、火箭、卫星这三个关键词,忽地触发了一个记忆。
Starlink,星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