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活字印刷术 (第1/2页)
听申州刺史说完镇南王的事后,陆承安便感觉到一股若有若无的压力开始渐渐向他笼罩下来。
当晚,陆承安皱着眉,望着东南方向的天空若有所思。
手掌摊开,镇国镜浮现而出。
淡淡的仙光萦绕,四周的天地元气立即就像是被这面镜子捕捉到了一般,随着陆承安的心意而动。
得到这面镜子已经有一年多了,他始终感觉这面镜子自始至终似乎都未曾彻底的认可他。
不管他怎么去参悟炼化,都还是差了那么一线。
之前陆承安不太明白为何会这样,但此时他豁然开朗。
或许正是因为那位镇南王的缘故。
看着手中的镜子,陆承安语气淡然,轻声道:
“国师大人,你果然还是留了一手...”
陆承安就坐在书院居中的传道阁第三层,敞开了第三层的大门,面向南方天地,悄然入定。
————
书院落成之后,申州城的百姓也很快发现了这里的变化。
对于镜潭山上凭空出现的这座别院大家都满是好奇。
一番打听才知道,原来山上那座别院竟然是一座书院,得知这一点后,寻常百姓便对此失去了兴趣。
因为按照惯例,这肯定又是哪个权贵世家的私人场所,与他们这些普通百姓没有任何关系。
公孙辅得到陆承安的授意,也没有着急着公布静谈书院会面向所有人招收弟子的信息。
申州城的日子依旧像以前一样,并没有因为多了一座书院就发生什么变化。
只是对于申启来说,终究还是有了极大的不同。
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书院始终还是需要有人来打理的,至少清扫工作要有人做。
作为陆承安的弟子,申启当然是义不容辞。
可他还有母亲要奉养,需要维持生计。
就在申启左右为难的时候,陆承安替他做主,让申启带着申母直接住进了书院。
并且以聘用的名义,聘请申母作为书院的管事,负责书院的日常生活,每个月有一两银子的工钱。
申启明白,这是先生对他的特殊照顾,他本不想受此恩惠,但却也知道这是最好的安排。
这样一来他不仅能继续全心全意的读书修行,也没有了生活顾虑。
申母倒是看的开一些,自古以来师徒父子,申启既然是陆承安亲传弟子,那么这些恩惠就不是外人的赏赐,而是师父对弟子该有的照顾。
她只是叮嘱申启,不管将来他是功成名就还是碌碌无为,切不可忘记先生的恩情。
有了母亲的开导,申启便安心接受陆承安的安排。
看着申启母子的处境,陆承安不由得感叹,当初与冯掌柜合伙做生意,真的是一步高瞻远瞩的妙手。
若不是有之前跟冯掌柜合作打下来的经济基础,不说他一定会贫困潦倒,至少也会因此而分散不小精力。
修行也不会像现在这么顺利。
京都的书院,申州城的静谈书院,恐怕都不会这么顺利的建立起来。
人活在世上,不管怎么说吃饱肚子不让自己饿死总归还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一件事。
想到这里,陆承安不由得多想了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