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一八章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第2/2页)
如果中文互联网,真是硅谷之后,又一块淘金地,那些财团跟财阀,可就要开始冲过去了。
眼看硅谷的第一波红利,它们没有吃到,难不成还要错过中文互联网的第一波红利?
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
中华网的新闻,成功吸引了无数目光,让硅谷的华人工程师、华尔街的风投,都开始关注到了中华网跟中文互联网。
中华网就像中文互联网行业的一张广告,在整个行业,打了一次广告!
“李总,现在汇丰、渣打、软银还有港城、马来西亚等东南亚,超过十二家豪门、财团,都想要投资中华网!”
刚在东陵高科港城公司的办公室坐下,李东陵刚冲了一杯茶水,林贤辉就兴冲冲的跑了过来,向着李东陵汇报道。
之前,林贤辉还担心,中华网的估值太高,没有投资机构愿意买账。
可现在,已经不是估值高不高的问题了,听到中华网只让出去30%的股权,而且已经有一半股权,被中银、贝尔斯登、高盛给拿走了。
剩下可以投资的中华网股权,只有15%了,其它想要入股中华网的机构,明显是有些慌了。
中华网贵不贵,已经不由这些机构说了算了,而是这些机构,抢着要投资中华网,想要在中华网这碗粥里分一杯羹!
这就出在了林贤辉手中这份投资名单,各大投资机构、财阀、财团,尤其是港城跟东南亚地区的,都开始抢起来了中华网的股权。
李东陵看着林贤辉拿过来的这份名单,品了一口茶水,这就是李东明为何提前找中银几家机构的原因。
当这些机构造势,买入中华网的股权,那些没入手的就会产生危机感,万一买不到了呢,就会发生争抢!
这玩意就跟买房套路一样的,当过去一个售楼部,精通话术跟心理学的销售员说起,只剩下几套房可以挑选,再不买就买不到了,买房的人不免会产生焦虑。
但买过之后,住进去了可能会发现,这大晚上,怎么就自己一家灯亮着……
现在轮到中华网了,对于那些投资机构来说,再不买中华网股权,可就买不到了啊,得跑步前进赶紧买。
“剩下的15%中华网股权,你这边,要挑选出合适的投资方!”
李东陵看着林贤辉说道,“这些投资方,实力并不一定要多强,但要在东南亚等地区,拥有一定的影响力跟话语权。”
说白了,中华网对于后面这些新股东,需要的不仅仅是它们手中的钱,更重要的,还是借助它们的影响力,让中华网在当地进行推广跟宣传。
“另外,”李东陵手指敲了敲这份名单,“将这些投资名单,交给港城产业基金会股东的港府办公室那边审核!”
林贤辉听到这话,愣了一下,随后反应过来,这是让港府那边,给中华网这边,提几个合适的投资人名单。
说白了,就是让港府掌门人,看港城本土豪门,谁跟港府走的最近,中华网这块蛋糕,就分给哪个豪门一块,让它们拿到加入硅港项目的一张门票。
以后港城也会出现一个围绕数码港的利益团队,为数码港摇旗呐喊!
“我明白!”
林贤辉说道,随后转身离去,开始做准备。
而面对中华网提交上来的投资名单,港府掌门人自然也明白是怎么回事,在名单上划了几笔后,将投资名单重新交还给了林贤辉。
……
“中华网宣布融资计划已经完成,在继中银、贝尔斯登、高盛之后,又引进包括霍家基金会、会德丰、长庚基金会、正大集团、嘉里集团等投资方。
中华网完成总计63.84亿港币融资,创港城以及全球互联网史上最高融资记录!”
凤凰电视台将中华网完成融资的消息第一时间报道出来。
对于这个结果,港城各路人马,说实话并不吃惊,可这么快就完成融资,还是出乎了无数人的预料。
实在是太快了,那可是8.4亿美元,将近64亿港币啊,这才几天时间,中华网就直接完成融资了。
而有心人,从这次投资方的名单中,就能看出一些端倪来。
“港城的霍家、包家,宝岛的王家,东南亚的谢氏、郭氏,还真是一家不漏啊!”
盈科动力公司内,李泽凯看到投资名单后,很容易就看出,这次中华网的投资方,基本上拉来了港城、宝岛、东南亚、阿美利加等地区的权势人物,有这么一帮投资人背书,在东南亚地区,没有人能拦的住中华网了。
“中华网确实是好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