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老五来信 (第2/2页)
成了科研人才,老五就等同于交给国家了,以后她就算想见面,都得提前预约。
真是个喜大普奔的好消息。
老五这个隐患基本上算是解决了。但为了以防万一,李香琴决定再鼓励敲打一番,省的她觉得自己太优秀,飘了。
李香琴琢磨了下,坐下来写了一张类似的表扬信,信中大部分都是鼓励,最后结尾的时候,提醒她,越是这种关键时刻,越要稳住,不要被外界的糖衣炮弹影响,不要被小白脸迷了眼……
林林总总写了大半张信纸,一句话总结,就是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到学习上。
等老四和玲子回来,李香琴让她俩也跟老五回封信,以表家里人的关心。
“老五来信了,这丫头,考上大学就是不一样,懂事多了。”
老四拿着信纸,从头看到尾,虽然老五在信中说的全是她学校的各种情况和想念老妈的话,一句没提她们这些兄弟姐妹,但她看了还是很高兴。
能关心老妈,证明她长大了了。
玲子看了一遍,几不可查的抖抖嘴角,在老四的催促下,也写了一张,以示关心。
老六住校不在,李香琴也没等,直接把信寄了出去。
天气微微转凉,饺子馆的生意越发的好。
值得一提的是隔壁烩面馆开张之后,生意也不错,有人喜欢吃饺子,就有人喜欢吃烩面,这点她早就有心理准备。
大家生意都好,两方人马见了,面上都笑嘻嘻的,反而很和谐。这也是李香琴喜闻乐见的。
倒是李芳偶尔脸色不好,生气隔壁招揽生意的手段下作。
“真是气人,那几个客人明明都往咱们饺子馆走了,她们硬是站在门口大声吆喝,吃烩面免费送两盘菜,愣是被截胡了。”
“我也听见了,他们就是故意的。”禾苗拿着抹布,气呼呼的噘着嘴,“一会我看到客人往他家去,我也喊。”
李香琴听着两人愤愤不平的语气,摇头失笑,
“任何菜都是有成本的,一次两次也就算了,若是时间久了,影响的是她们自己的利润。不过你这么一说,咱们倒是可以借鉴一下,
回头我腌制一些酸辣萝卜条和一些炒黄豆,但凡进店的客人,免费送一小碟,算是餐前开胃菜,也是不错。”
李芳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等待的时间嘴巴不闲着,也能少些抱怨。”
“泡菜最简单,东西都是现成的,红萝卜白萝卜,白菜叶子小辣椒,什么都能泡,几天就能吃。”
李芳是个行动派,李香琴说过后,她就忙活起来了。
隔壁的事儿她们就当闲话一说,倒是没把这种竞争放到心上。
生意做到最后,讲究的还是一个味道,好吃才是硬道理。
搞再多花活都只是暂时的。
这些日子,李香琴动不动就往大棚跑,店里的生意全交给李芳打理,她带着禾苗和苏桂兰,生意一点没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