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投奔 (第2/2页)
刘邈再次高声喊道:“哪里有将军说的那么严重?后将军威名赫赫,一些宵小作乱,何足挂齿?”
“再说,这陈公玮干啥啥不行,将军又何必与他计较?依我看,倒不如当个屁一样将他放掉算了!”
回复完纪灵,刘邈微不可查的轻轻踢了一脚还在看戏的周泰:“等什么呢?开船啊!”
船桨荡起波浪,艨艟的撞角推开水浪,缓缓从寿春城下驶离。
“将军,今日我还有要事,不能全礼!将来若有机会,一定请将军好好宴饮!”
纪灵眼看刘邈要走,迟疑了片刻,终究没有下令放箭,而是目送着那孤零零的一艘舰船从自己眼皮子底下离开。
“刘仲山……有意思!”
乘船离开的刘邈却不敢有丝毫耽搁,一直顺流而下到了下游的舒县,这才敢稍微喘息,不害怕袁术追兵将至。
刘邈靠在船上,看到舒县熟悉的景色以及码头处的一些大船后,这才稍稍有了安全感。
陆康早早在这里等候,见到刘邈船上的陈瑀也是啧啧称奇:“结婚结到一半,将媳妇丢下去救别人,古往今来怕是只有你仲山独一份了。”
“切。”
陈瑀看到陆康这位故人正要上前行礼,可听他说这样的话时,却又蜷缩在船上不敢下来。
刘邈也不想受陆康调侃,直接询问正事。
“船都开来了?”
“开来了,公瑾将楼船都开到了濡须口,就是为了让百姓尽快渡江。”
“总共有多少户数?”
陆康摇摇头,也只能给一个大概数字——
“庐江郡这边倒是好说,应该是有十万户……濡须口那边因为有太多从北面来的流民,故此只能是个大概,应当也有几万户百姓。”
刘邈不敢置信,再次询问陆康:“庐江郡竟然有十万户百姓愿意跟随陆忠义离开?”
陆康却不满刘邈的质疑:“有什么好奇怪的?吾自上任庐江太守以来,先是平定山越,又是修缮水利、开垦荒田、减免赋税、举荐孝廉,百姓难道不应与我一起走吗?”
刘邈笑了,笑的很开心。
陆康毫无疑问是好官,很好很好的官。
他的好,不光刘邈知道,百姓同样也知道,所以才有百姓愿意跟随他。
如果陆康选择要战,刘邈相信同样会有百姓留下来陪他死战。
但既然陆康是选择了走,那毫无疑问也是救了这些百姓,让他们能活。
一念之差,就能拯救十万户百姓的性命,这比之成为什么扬州牧、征东将军还要让刘邈高兴!
“事不宜迟,庐江这边也赶紧开始吧。”
刘邈伸个懒腰,活动起在因为乘船生疼的后背,有些担忧的看向北方。
“百姓人口虽然不及府库中的财货、粮草那般显眼,不过袁术迟早能想起来齐民编户,检查户籍。”
“要是他发现淮南百姓大量渡江,就是再傻也知道派兵堵截……真到了那个时候,即便是我们恐怕也没有办法了。”
陆康也立即严肃起来。
现在的他们,就是在和袁术争抢时间!
拼尽全力,将淮南的百姓尽可能多的运走。
不然一旦等袁术反应过来,凭借袁术的兵力,那大家可就真的都走不成了!
“对了,你婚礼时有人给你送上投刺,当时宾客众多,没及时看见,现在给你也不迟。”
陆康从怀中取出木片和丝绢交给刘邈,刘邈接过时也有些好奇。
用木片投刺很正常,毕竟这玩意便宜。
可是用丝绢的却多少显得有些奢侈,显然是那投刺之人家中颇有余资!
刘邈先看木片,也是好笑:“又是一个姓陈的?我和陈姓之间难道有什么孽缘?”
“陈国乃是春秋大国,陈姓亦是两汉大姓,有什么好奇怪的。”
严格来说,就连汝南袁氏祖上也是姓陈的,所以这豫州、扬州一带陈姓众多也很正常。
给刘邈递上刺投之人名叫陈武……文字粗犷,言语也是通俗,直接点明题目,说是想要投身刘邈帐下,做个持戟郎。
“燕王都知道千金买马骨,我自然没有拒绝贤才投奔的道理。”
刘邈决定见上陈武一见,而且不知道为什么,刘邈总觉得陈武的名字看着眼熟……
又打开那份丝绢投刺,刘邈起初不以为然,以为是哪个狗大户不想被袁术给骑在身子底下磨擦,所以想要和自己一块渡江。
刘邈都已经做好了狠狠敲诈一笔这狗大户的准备,不过在看到署名的那一刻,却是嘴角一翘:
“竟然是他?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