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老当益壮 (第2/2页)
“我现在自然明白伯言、公纪他们的才华,所以将来必然会扶持他们。可是将来若他们的子嗣才能不足,你说他们也会扶持他们的子嗣吗?”
“肯定的。”
刘邈不给陆康丝毫侥幸的余地。
“废话!又不是谁都和您老一样,到了六十多岁还能生!大部分人等到四十来岁就已经开始为子嗣铺路,让他们来接自己的班了。不然之后的二三十年有什么奔头?”
刘邈的话说的太直白,直白到陆康也下意识问了一句自己平日绝对不该问出的话来——
“那仲山以为,将来的陆氏,会成为下一个汝南袁氏吗?”
没想到刘邈依旧立即点头:“会的!肯定会的!”
陆氏那可是自己的天使投资人啊!
更别说不但陆议是个猛人,他的儿子将来更是个猛人,陆氏联系三代可兴,那比什么汝南袁氏将来可要猛多了!
“……”
陆康怔怔盯着刘邈,不过很快轻蔑一笑,随即转了个身,再次看向窗外。
“不是,您老不信是怎么滴?”
陆康眼见外面不断有百姓躬耕于田亩之上,驱赶着耕牛不断前行,将一车车的稻穗运回家中……
“仲山,我二十年未回吴郡,许多事情都已改变,唯有一件事情不曾改变。”
“怎么?难不成见到老相好了?”
刘邈也凑到陆康身边,跟随他一块朝车外看去,看看有没有什么年老的寡妇。
“这些躬耕于田亩的百姓,始终都是这个样子。”
陆康年近七十,不知见过多少风云变幻,但唯一不变的,就是每年在田亩间躬耕的百姓。
“仲山,倘若陆氏成为下一个汝南袁氏,想必也很快就会灭亡吧?”
“那肯定的啊!”
刘邈理所当然。
“不过陆忠义放心,他们肯定不会死在我的手上,也基本不会死在我的后人手上,最大的可能是咱两的后人一块被别人弄死,说不定都还能埋在一块,到时候咱们两家还是邻居!”
“……”
陆康:“仲山想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
“不想。”
“那……”
陆康欲言又止。
“所以说,您老别老惦记后人的事情了。”
“查举制度只要还存在一天,这样的事情就不会终止。”
刘邈一想到自己接下来要办的事情,就忍不住开始头疼。
“首先,王朗给的谏言是重订律令,这就是个麻烦事情。”
“其次,袁涣要彻底完善三长、均田制度,并重建风俗,整治人心。”
“然后,刘繇还要负责庠序的事情,到时候建立制度、选定教材……嘶!麻烦!”
陆康听到最后顿时觉得不对劲:“这不都是别人在干?”
“陆忠义难道不知道我是那种在榻上躺一天也会觉得很累的人吗?这些事情光是想想都令人头疼。”
“……”
好在陆康对刘邈已经相当耐受,略过刘邈的抱怨:“仲山还是没有回答察举制度的事情。”
“考试。”
“嗯?”
刘邈忽然莫名其妙的笑了起来,并且笑的相当开心。
显然,人在做坏事的时候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嫌累的!一想到将来有无数人会因为考试而发愁,刘邈就打心眼觉得自己辛苦些也不是不可接受!
“察举之所以能够让人累世世家,无非是道德不能量化,这才有了空子可钻。”
刘邈指了指自己和陆康:“就比如我现在问陆忠义,咱两谁的道德更高,难道陆忠义一定能给出答案吗?”
陆康立即回答:“能!是我!”
“……”
刘邈默默换了选择:“假如换成伯言与公纪呢?”
陆康这下终于没有那么果断。
“这就对了,道德这种东西,根本不能量化,自然也就不能作为评判的标准。”
“若是以题目考量,有了对错,就有了分数,有了分数,就有了高下之分,这样不就可以区分筛选了吗?”
刘邈伸了个懒腰,活动着自己逐渐僵硬的腰肢:“所以说,陆忠义与其担心这个,倒不如想办法研究一下自己能不能再生出来个孩子!您老要是七十还能生,那不比什么四世三公厉害多了?”
陆康不知怎的,心情仿佛一下好了许多。
刘邈对之后的事情多有着安排。
对世家之事,刘邈早有解决处理的法子。
既然如此,那自己还要担心什么呢?
“仲山。”
“嗯?”
“那些吴郡士人之前还送来了许多礼物,需不需要我退还回去?”
“不用!陆忠义到时候全放我府库中就行!顺便标明哪家送的最多,我到时候去他们那串串门。”
“我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