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江东平定 (第1/2页)
周瑜欣慰的起身,拿起手中信件,直接将其投入油灯中。
“公瑾这是做什么?”
孙策此时心乱如麻,完全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地,意在何地。
“伯符,从现在起,你要一口咬死从未收到过孙贲和孙辅的信件!”
周瑜眼眸中倒映出吞噬信件的火焰。
“从今天往后,哪怕是主公,或者是伯母问起,你都不能和别人说起收到过信件的事!”
孙策迷茫的点点头,可很快就又不解的看向周瑜:“公瑾以为……难道主公和母亲都信不过我吗?”
“这和他们信不信的过你没有任何关系!无论你的真情实意如何,只要你在这个时候与孙贲孙辅扯上关系,从此以后你必然会被众人孤立!”
周瑜亲眼看着那封信化为灰烬,随即又问起孙策:“来送信的使者呢?”
“还在我营中。”
“立即杀死他们!”
孙策对周瑜无条件信任,立即回去将人杀死,把尸体处理干净。
“公瑾,之后应该如何呢?”
孙策虽然有些痛快,却还是做出决断:“是不是现在要立即率领大军回到江东平定叛乱?好自证清白?”
“不必!”
周瑜摇头。
“若是孙贲、孙辅能够控制住局势,绝对不会现在就写信予你。”
“同时,若是主公真的控制不住局面,必然也早就将我们给叫了回去,哪能等到现在还没有动静?”
“陆忠义、张公,他们都是稳重的老臣。徐晃、黄忠也都是主公委以重任的大将!金陵有他们在,完全不用担心。”
周瑜洞若观火,瞬间就认清了二孙叛乱之事虽然听上去令人慌张,可实则并不是真的危险。
眼下真正的危险是,二孙叛乱很有可能带来刘邈内部兵权的一场剧烈震荡!
孙坚旧部毕竟是刘邈麾下兵权架构的核心,此事若是处置不好,恐怕会让本来蒸蒸日上的江东瞬间萎靡下去,平白耽误数年的光景!
可如今时不我待,哪里能够蹉跎岁月?
短短两年,袁术退避淮南,吕布夺取兖州,陶谦让位刘备,天子东奔雒阳,曹操重夺兖州,以及掀起惊天波澜的袁术称帝……
若是真的因为二孙之事爆发了信任危机,让刘邈不信孙坚旧将,让孙坚旧将不信刘邈,真的耽搁几年,却不知道要错过多少事情!
周瑜此时,与远在潜山的刘邈想到一处!
绝对不能让二孙的叛乱动摇刘邈与麾下将领的信任,不然这对刘邈集团的大业是致命的!
故此,周瑜确信自己绝对不能带兵返回江东!
“伯符,江东之事不用我们忧虑。即便再不济,主公也能调动子义的兵力回去镇压,我们要做的,就是按照主公的命令,继续北上救援刘备!”
在江东没有完全平定,在二孙的叛乱没有被解决之前,任何多余的动作,都会导致刘邈与孙坚旧部之间的裂缝越来越大。
周瑜大致理清此事可能带来的危机和后果后,立即断定此事绝对不能自乱阵脚!
“伯符,走吧!之后的事情都与你我二人无关。”
“与其忧虑江东之事,不如尽快帮刘备击退袁军,守卫徐州!”
孙策此时已经没有理清事情的具体逻辑。
不过无所谓。
“反正公瑾又不会害我!”
孙策暂时屏蔽江东的事情,摁住腰间古锭宝刀:“既如此,就先破袁军!”
————
孙贲、孙辅死活等不来孙策的消息,可朱桓一天天逼近的消息却是接踵而至。
“朱桓军已到吴县!”
“朱桓军已到句容!”
“朱桓军已到丹徒!”
“朱桓军已到白石垒,与黄忠汇合!”
“……”
当孙贲、孙辅听到朱桓已经抵达金陵后,终于是放弃了抵抗的心思。
“还是领家眷部曲前往淮南吧!”
兄弟二人秘密召回封锁金陵和围困西洲城的士卒,这不同寻常的一幕立即引起陆康、张昭、徐晃等人的警觉。
徐晃亲自领几十骑赶往金陵内城,当听说朱桓已经领兵北上的时候立即大喜过望:“如此看来,孙贲和孙辅必然是察觉不对,想要渡江北逃!”
陆康、张昭也深以为然。
“我们与元叹安抚金陵的百姓,至于那两个逆贼,可就全仰仗将军了!”
“喏!”
徐晃领兵马赶到石头城,果然看到孙贲麾下士卒正在往船上搬运军械辎重,立即飞身前往:“孙贲!孙辅!汝二人放着汉室不去尊崇,放着主公不去侍奉,竟然去侍奉伪帝汉贼吗?”
孙贲、孙辅没有想到徐晃来的这么快,仓促间就要离开。
可城中还有许多士卒未曾上船,眼看孙贲、孙辅就要离开,赶紧跳下水去趴着船身,不断哭喊道:“将军难道不要我们了吗?我们跟随将军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将军竟然要弃我们于不顾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