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至少今日 (第2/2页)
繁星垂野,淮水浮天。
遥望过去,淮河如墨色绸缎向东奔涌,可真正显眼的,却是南北岸边出现的千灯竞烁。
“怎会有这么多人?”
“仲山明知故问呼?”
刘备将刘邈的身形扶住,曹操也在另一边搂住刘邈的腰间:“如此盛况,除了两淮百姓庆祝仲山平定袁术,不然还能是什么呢?”
刘邈瞪大眼睛看去,见那银汉自穹顶倾泻人间。昔日烽火燃尽的河滩上,今已结满篝火与渔舟的火珠。
有汉家女儿挽流云广袖踏歌堤岸,腰间玉佩清脆交响;有苍老渔父赤足立于船舷,将网中银鳞抛洒成点点碎月;有年幼稚童手持桃木偶人追逐笑闹,惊起夜鹭直冲霄汉,羽翼扫过高台灯火,熠熠闪动。
三人眼中皆见星汉,曹操看竟然有须发尽白的老人也是河边犹如孩童般脱鞋嬉戏,当即诗兴大发:
“仲山可会作乐府之诗?”
刘邈刚想说不会,可一想到自己曾经给曹操貌似写过诗,于是立即改口:“自然!”
曹操兴奋提议:“此情此景,合该以诗文颂赞!”
刘备亦是点头称赞:“我这就为二位奏乐!”
说罢,刘备竟然真的坐在一床古琴前,拨弄琴弦,奏起音乐!
“不是,你们玩真的?”
刘邈一个激灵,赶紧在脑海中搜索自己知道的乐府诗?
《木兰诗》?
《孔雀东南飞》?
自己背不下来啊!
曹植的诗?
老师也没教过啊!
思来想去,刘邈还是决定继续借用曹操的诗。
好在除了之前写给曹操的《短歌行》,刘邈自己还会一首《龟虽寿》,完全可以撑得起场面!
曹操似乎早有酝酿,伴随这刘备的琴声,立即咏唱起来——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
不是???
刘邈瞪着曹操,好你一个曹孟德,不但剽窃我的政策,还剽窃我的诗不成?
什么?这诗本来就是曹操的?
那不重要!
重要的是现在刘邈自己怎么办?
本来应该是极为冗长的《龟虽寿》,却被曹操咏颂的很是轻快!
当最后一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念出时,高台之上,全都剩下一个字——
“彩!”
“彩!”
“司空高才!”
“……”
曹操紧紧盯着刘邈。
这诗,曹操自认作的极好!
若非方才看到刘邈那颇为肆意的姿态,曹操觉得自己怕是这辈子都不能作出这样的诗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谁又敢说,刘邈一定是对的,而他曹操又一定是错的呢?
即便曹操要比刘邈年长不少,但曹操依旧以为,最后的赢家会是自己!
无论是作诗,还是别的什么!
而一直在苦思冥想自己还会哪首乐府诗的刘邈也终于寻求到答案。
抬起头来,给曹操一个灿烂的笑容,让曹操本来的自信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孟德好诗!”
既然你敢剽窃,那也就怪不得我了!
刘邈站起身来,解下自己的武弁大冠,发丝飘荡,带上几分逍遥。
“既如此……玄德!帮我作《将进酒》之乐!”
“君不见,淮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仅仅两句,就让曹操陡然色变!
刘邈本来还想继续痛饮酃酒,却发现自己杯盏早已空空。
不过这并没有难住刘邈,而是去到曹操的桌上,将他那杯酒给拿起来自己喝——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刘邈将曹操的酒又是一饮而尽!
还觉得不够过瘾,刘邈又将刘备的酒也拿来,然后拉刘备重新来到栏杆旁,搭住他与曹操的肩膀——
“曹司空,玄德公!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死尽,惟有饮者留其名!”
“圣卿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刘邈将最后一点酃酒彻底喝了个干净,酒水还溅在二人身上。
不过二人显然都不在意,统统沉浸在这首名篇当中。
无论过往如何,无论将来如何。
至少今日此时,满座高朋将彻底忘却烦恼,忘却悲伤。
乱世浮沉,诸侯争霸……今夜合该同销万古愁绪,长醉不复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