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瞎操心 (第1/2页)
陈瑀直接驱车赶往会稽,王朗听闻,亦是让麾下司马董袭、功曹虞翻前来迎接。
“公玮,究竟有何事,能让你亲自来跑一趟?”
王朗困惑道:“难不成,是金陵出了什么变故不成?”
“那倒不是。”
陈瑀将华歆的话告知王朗,王朗亦是震惊:“子鱼真是这样言说的吗?”
“那还能有假?”
陈瑀不免忧虑:“景兴,子鱼说的这番话未尝没有道理!还请景兴想个法子,能够助力仲山!”
王朗听后,稍作沉思,便带着陈瑀来到了会稽南面。
陈瑀定睛看去,才发现是一处祭坛。
只是上面的神像已经被毁,周边也没有贡品,看上去有些冷清。
“景兴领我到这里要做什么呢?”
王朗指着那祭祀用的祭坛:“公玮可知,这上面祭祀之人是谁吗?”
“谁?”
“秦始皇帝,嬴政。”
陈瑀亦是震惊:“如今距离秦时已过去四百年!竟然还有祭祀嬴政的地方吗?”
不过陈瑀看祭坛破败,便也自己安慰自己:“想必只是遗迹吧……”
“非也。”
王朗坐于车上,指着那祭坛周围:“其实在我刚刚担任会稽太守时,此处还有百姓时常祭祀,并且将嬴政与夏禹同庙!”
陈瑀再次张大嘴巴:“竟然有这样的事情?”
两汉已过四百年!会稽百姓竟然还在祭祀嬴政,属实是有些匪夷所思!
“然后景兴便让人取缔了此处?”
“正是。”
王朗对陈瑀说道:“秦王政二十五年,定江南,降越君,以吴越地置会稽郡。后又三次出兵平定百越,故而令百姓敬畏,直到此时还在祭祀于他。”
“四年前即便是我命令百姓不准再祭祀嬴政,也有不少百姓偷偷在家中祭祀;可现在这样的事情便再没有发生过,公玮可知道缘由吗?”
陈瑀摇头。
王朗也没有继续顺着此事说下去,反而是问陈瑀知不知道“浮屠教”。
“自然听过,乃是从西方天竺传来的教派。”
“当年陶谦麾下下邳相笮融,督管下邳、彭城、广陵三郡运漕。将其中大量钱粮占为己有累积财力,遂在徐州一带大规模崇佛,修建豪华佛寺,铸造金铜大佛,衣以锦彩,并举行浴佛节,招揽信徒万余人。可谓盛景。”
陈瑀只是不解:“景兴一会说秦始皇帝嬴政,一会又说这礼佛的笮融,究竟是想要说什么呢?”
王朗这才与陈瑀说道:“如今天下崩坏,人心不古,百姓迷茫,先圣经典不能用,这才有张角、笮融这些人胡作非为。”
“可即便如此,会稽之地,却依旧有百姓祭祀四百年前的秦始皇帝嬴政,公玮觉得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若说世道依旧纯真,世人却皆不再信什么儒家道理,信什么古文经学。
若说世道彻底崩坏,会稽的百姓却能守着四百年前就已经作古的秦始皇帝祭祀,这又显然不合逻辑。
陈瑀一时也被王朗搞糊涂了:“景兴,你有什么话直说便是,不要让我去猜好不好?”
王朗这才安抚陈瑀道:“中原世道崩溃,是因为百姓终不再信谶纬祥瑞那些东西。”
“便是三公再怎么辞职谢罪,大旱依旧是大旱,大灾依旧是大灾。”
“会稽百姓淳朴,能够祭祀嬴政,则是因为当年确实是嬴政征发百万大军前来攻伐百越,将此处彻底纳入中国版图。”
“所以,公玮何必要担心士人豪族们怎么看到刘骠骑呢?如今按照圣人之言,其实就是礼崩乐坏的时候,可礼崩乐坏了数百年,难道是瞬间就能够修复的吗?”
王朗并不担心如今刘邈的境遇。
“只要天下能够迅速平定,百姓能够迅速安康,子鱼所担忧的,公玮所畏惧的,其实并不会发生。”
陈瑀神色复杂:“景兴的意思,是不用去管吗?可那些世家豪族……”
“公玮,你向来常伴刘骠骑左右,难道还不能看透刘骠骑的心思吗?”
王朗觉得,陈瑀对刘邈未免有些太过没有信心。
“公玮,倘若刘骠骑真的是个穷凶极恶之人,那陆、顾两家是怎么回事?那如今担任中郎将的朱桓又是怎么回事?”
“刘骠骑,必然有他自己的思量,你且安心便是。”
陈瑀听了王朗的安抚,确实是心中稍稍安定。
不过陈瑀随即又精神萎靡下来。
“景兴,其实我听闻子鱼之言后就立即来寻你,也不是全然没有私心。”
“我既不能如那周公瑾一般为仲山攻城略地,也不能如顾元叹一般为仲山梳理内务,更不能像你一样为仲山戍守边疆。”
陈瑀从怀中掏出自己记载的那些关于刘邈的言行文字,神情坚定:“故此,我还是想为仲山做些什么。”
王朗意外:“公玮要做什么?”
“景兴方才说,如今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礼崩乐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