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庞统,庞士元 (第1/2页)
张紘不信!
可是现实,却让他信了!
自从来到豫章后,张紘先是理清了华歆不在的这段时间内的积压政务,随即便有些忐忑的开始丈量豫章的农田土地。
可张紘终究害怕引起纷乱,甚至没有选择在南昌率先丈量,而是选择在南昌西北面,同时也是更加靠近太史慈大军驻地的海昏开始了丈量土地。
张紘本以为自己会遇到激烈的抵抗,甚至已经想到最后有可能会让事情一发不可收拾,让太史慈亲自领军前来平叛,可最后……却是什么事情都没有?
不光什么事情都没有,张紘甚至有时候还能听到抱怨的声音:“我们豫章总算也开始均田了!都不知道之前的华太守是做什么吃的!”
这些声音不仅仅来自平民百姓,甚至还来自一些基层的小吏!
因为他们不光是能得到田地的利好,同时还能得到三长、府兵的利好!
三长制度在顾雍、袁涣等人的完善下,已经渐渐有了明确的体系。
担任三长的人选,首先也会从识字的百姓中挑选。
而这些小吏,天生就认得文字!懂得政务!
相比于让他们等死都等不到的“三老之位”,这“三长制度”毫无疑问从根本上就更加厚待他们!
至于府兵制虽然施行的时间不长,可这些小吏也或多或少听得一些风声。
每个郡,都可以设置十个甚至更多的军府!
这每一个军府,就代表着一个校尉之位。
校尉之下,还有军司马、军候、屯长等位!
眼看这么一大波“编制”就要来到自己头上,这些小吏怎能不眼热?
所以当他们知道豫章郡终于也追上了丹阳、吴郡、淮南等地的步伐时,不说是额手称庆,那也是相庆弹冠。
直到这一刻,张紘才知道为何刘邈让他放心去做这些事情。
“我以为他是错的,但事实每次都证明,他其实才是对的。”
张紘由衷感慨。
他现在才看明白,刘邈并不是自己一意孤行的去做某些事情。
刘邈做的,从来都是顺应大部分人的事情。
只是可惜,在豪门贵族的圈子里待久了,有时候都意识不到,普通的百姓也是人。
张紘自从丈量海昏农田以来……如丧考妣者,有。
请客吃饭,让网开一面的,有。
私下贿赂,请求含糊行事的,也有。
传来信件,威胁报复的,更是不少。
可是即便将这些加起来,都远远不如那些渴望着新政的百姓要多!
“主公若是不能成功,那可当真是没有天理了。”
经过海昏的试探后,张紘再无顾忌,直接就将三长、均田的政令推行至全郡,要彻底完成对豫章土地归属的改制。
如张紘预料的那般,确实是有几家豪族联合起来想要反抗。
对此,张紘也按照刘邈早已嘱咐好的内容行事。
“太史将军,恐怕要你出兵一趟。”
“姓名!地址!”
太史慈也完全是乐此不疲!
豫章虽不及吴郡富有,可当地豪族的府库却比吴郡世家豪族还要丰盛!
豫章,从来没有亏待过生活在这里的豪族!
那白花花的粮食!那沉甸甸的铜钱!配合上世家豪族那些全然没有战斗力的私兵,这跟过年杀猪有什么区别?
甚至就连太史慈这样的老实人在白白捡了许多军饷后也发出感叹——
“若是豫章都反了就好了!”
“太史将军请自重!”
张紘被太史慈这话吓的一激灵!
都反?都反了他这个豫章太守还干不干?
太史慈也就随口一说,毕竟他也知道刘邈马上就要攻打荆州,眼下做事还是要以稳重为先。
可架不住杀猪实在太过快乐,太史慈还是催促道:“子纲,还有哪几家想要谋逆?直接说出来,一次帮你解决了事!”
豫章的富庶之地基本都在北面围着彭泽的这一圈,比如南昌、彭泽、鄱阳一带,这些地方已经被太史慈尽数清缴。
所以听到太史慈询问,张紘还回想了很久,终于是想到赣县那边还有一家。
“那家姓张,其也没有拒绝,只是一直推诿,并不配合。”
太史慈当即明白:“原来如此!”
“子纲莫忧,此事便交予我前去!”
自赣江逆流而上,不过数日就从南昌抵达赣县。
太史慈麾下尽是些身披重甲,手持汉弩,腰坠宝刀的精锐,直接就去寻找这张家人,将大军陈列在前。
不出太史慈所料,这户豪族一样有着南方世家的标配——坞堡。
对方看到太史慈竟然真的披甲持锐至此,也是无比慌张:“太史将军!能否再等待一些日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