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思念文学 > 朕,都是为了大汉! > 第237章 诸葛和司马

第237章 诸葛和司马

  第237章 诸葛和司马 (第1/2页)
  
  陈瑀也微微点头:“这些道理,并非司马建公如今胡言乱语。”
  
  “如此之言,在一两百年前,就已经有先贤提出。”
  
  陈瑀将桓谭的《新论》还有王充的《论衡》再度翻出,告知诸位荆州大儒。
  
  这下,这些大儒已经不止是愤怒,而是惊悚!
  
  这些让他们后怕的内容,竟然早在一两百年前就已经诞生?
  
  可为何,他们却从未听说过?
  
  而且偏偏,许多的内容,都让他们无法反驳!
  
  比如针对董仲舒土龙致雨之言,王充其实早在百年前就提出“雨露冻凝者,皆由地发,不从天降也”的言论,认为雨并不是天上固有的,而是由地气上蒸,遇冷“冻凝”而成的。先是“云气发于山丘”,而后“初出为云,云繁为雨”。
  
  相比于那谁都没有见过的什么“龙”,这样的解释毫无疑问更能让普通人信服。
  
  再比如对于雷电是所谓“天怒”的表现,王充也是讲事实,用道理说话。
  
  所谓“正月阳动,故正月始雷;五月阳盛,故五月雷迅;秋冬阳衰,故秋冬雷潜”,以此驳斥了所谓“夏秋之雷为天大怒,正月之雷为天小怒”的无稽之谈。王充还用“雷者,火也”,“人在木下屋间,偶中而死矣”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会被雷电所劈死。
  
  最关键的是王充继承了桓谭的“以烛火喻形神”,认为“有始者必有终,有终者必有死”,“唯无终始者,乃长生不死”,甚至还从医学的角度解释了人为什么会死……
  
  这已经不是离经叛道了。
  
  这是在无人在意的角落里,王充不但将两汉儒家经学的根基给踹烂,并且自己还修了一个新的房屋放在那里!
  
  而这样的巨著,他们这样的顶级大儒竟然连看都没有看过?
  
  “诸位。”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陈瑀道:“这两套著作,我之前也从未听过,是拜访北方诸位大儒后,这才慢慢将其整理出来。”
  
  “而且这两套著作,也并非是桓谭、王充直接无中生有就变出来的,其中有不少论点都有诸子百家的影子。”
  
  “圣人曾言:“日日新,苟日新,又日新。”
  
  “如今礼崩乐坏,两汉经学已经是没有出路。即便是郑康成那样的大才能够将古今经学融会贯通,却依旧无用。”
  
  “倒不如,与先贤学习,重温诸子百家之学,以行救世之法!”
  
  陈瑀的声音震耳欲聋,却没有引起这些大儒热切的追捧。
  
  甚至已经是有人顾不得刘邈也坐在陈瑀旁边,直接小声嘀咕道:“复兴诸子百家之学,那不是离经叛道是什么?”
  
  这话落到陈瑀耳中,陈瑀也不在乎对方的身份,直接斥责道:“复兴诸子百家之学,难道就是离经叛道吗?”
  
  “那让百姓去信奉张道陵的道家之说,去信奉张角的太平道教,甚至让百姓去信奉西方天竺来的浮屠教,就不算离经叛道?”
  
  “照你这么说,那郑康成统一古、今文经学,不也是这两家眼中的离经叛道吗?”
  
  古文经学,即如孝景皇帝时,河间献王以重金在民间征集所得古文经书,以及武帝时鲁恭王从孔子故宅壁间所发现的古文经籍。
  
  今文经学,即汉初由老儒背诵,口耳相传的经文与解释,由弟子用当时的隶书记录下来的经典。
  
  所以,古文经学其实“不古”,今文经学其实也“不今”。
  
  两家经学传人为了证明谁才是真正的儒家正统,那可是真的打出过狗脑子的!毕竟异端比异教徒更加可恶!而最后在刘歆的力推下,古文经最终战胜了今文经,成为后汉显学,并且一度想要彻底消灭今文经,让其不得出现在世间。
  
  可随着后汉末期,随着经学的逐渐没落,郑玄终于站了出来,并且将古文经和今文经进行了统一,以此想要重振两汉经学!
  
  但可惜,现在事实证明,无论是古文经、今文经,还是郑玄统一后的经学,都已经不符合现世士人的追求。
  
  人们宁可去追求道家的清谈无为,去追求来自西方浮屠教的苦修来世,都不去继续捧两汉经学的臭脚,已经相当说明问题。
  
  现在两汉经学的身子都已经半截入土了,但还是有人掩耳盗铃一般抢救,这样的人非蠢既坏!
  
  而看现在这些荆州大儒的反应,毫无疑问是“坏”更多一些,而不是“蠢”更多一些。
  
  毕竟,他们如今的地位,可都是凭借着人们对经学的推崇而获得的。
  
  如果两汉百姓不再信奉经学,那他们这什么“大儒”的身份自然会变为废纸,瞬间沦落为普通人。
  
  所以现在,陈瑀要“复兴诸子百家”的行为,与刘邈要“均田”的行为一样,都是拿着刀去削别人身上的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