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制度革命(二) (第2/2页)
朱慈炅点点头。
“慢慢适应吧,多看多听多学,罗——万里长城也不是一天建成的。
提到官制,钱士升都提过好久了,刘阁老让朕别逼你们太急,可这都半个多月了,也该有结果了。你让天工院和吏部都准备一下,明天朕会到御书房,要听你们的报告。”
陈子壮连忙拱手。
“臣明白。”
朱慈炅有转头看向洪承畴。
“洪卿,你是从基层开始做官的,不会像陈子壮这样连下属都镇不住吧?感觉怎么样?还能上手吗?”
陈子壮的俏脸泛起绯色,但他不敢分辨,手掌握着扶手,尴尬得一批。
洪承畴拱手,强大自信脱口而出。
“回陛下,参谋后勤臣在陕西做过,新六卫更有成例,对臣而言还算简单。有两件事臣要禀告陛下,南京武库全部回炉重造,臣觉得有些不妥。
臣昨日清点过,有些军器铠甲其实还能用,就算新六卫不用,也可以下拨陕西等地边军,比他们目前所用要好,置换他们手中的回来回炉更妥。
第二件事是,臣查阅兵部资料,咨询了一些老兵商人,沿海卫所其实还存在一些福船,总数量非常可观。
陛下,恕臣直言,沿海有些海盗其实就是大明的卫所兵。海商交钱,他们就是官军,海商不交钱,他们就是海盗。臣建议,将他们的大福船全部收归昭武卫海军。
廉州卫、海南卫和碣石卫各有福船两艘,雷州卫和潮州卫各有三艘,神电卫有四艘,南海卫有五艘,广东共有二十一艘。
镇海卫、平海卫、福宁卫各有八艘,泉州卫和镇东卫各有五艘,兴化卫有四艘,金乡卫有三艘,福建共有三十六艘。
另外宁波卫有十艘,海宁卫有八艘,海门卫、松门卫各有四艘,定海卫、磐石卫和昌国卫各有三艘,观海卫和临山卫各有两艘。浙江共有三十九艘。
此外北方也还有二十多艘,分布于登莱威海宁海靖海等卫,考虑到支援平辽,北方福船可以不调。”
朱慈炅都听呆了,目光盯在洪承畴脸上,看着他的嘴皮上下翻飞,小脸上是一脸的不可思议。
不是,这个洪承畴这么强的吗?他居然全记在脑子里了。
不是,大明还有这么多大福船啊。北京沦陷后他们去哪了,集中一起都可以偷建奴老家了。
他妈的,有这么多船,朕还招安郑芝龙、刘香做毛啊?朕可以集中火力推平他们,甚至朕都可以跟西班牙人或者荷兰人硬刚一波了。
朱慈炅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陷入了一个误区,他以为大明海上力量很弱,其实大明海防挺强的。不然倭寇为什么不闹了?不然荷兰人和西班牙人都是大好人大善人,不来劫掠大明?
大明为什么海盗横行,洪承畴给出了答案,卫所兵他妈的都是海盗,问题是大明不给人家发饷,人家只能自立更生啊。
收回来,必须收回来,必须马上收回来。
朱慈炅的内心激动。
朕居然有一百多艘大福船,再配些鸟船沙船广船,朕可以弄个十万海军了,这还不能横行南洋?
他妈的,谁敢不服?
郑芝龙,刘香,还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