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上:雨夜的方向盘 (第2/2页)
他这一掺和,俩人果然消了点气。韩成功走到空调跟前,按下启动键,只听“嗡“的一声,压缩机没反应,倒是发出一阵刺耳的杂音。他拆下面板看了看,过滤网积满了灰,电容上还有点焦痕。
“老李,“他指着电容,“这玩意儿老化了,不是人为损坏。“又转头对小伙子说,“你也有不对,空调脏成这样都不清理,散热不好才烧了电容。“他起身从自家工具箱里翻出个新电容换上——这是他前阵子修自家空调剩下的,“手工费我免了,零件钱你俩平摊,成不?“
老李灌了口啤酒,闷声说:“成,听你的。“小伙子也红着脸点头:“谢谢韩哥,明天我就买清洗剂把空调洗干净。“
等韩成功下楼时,已经快十一点了。楼道里的声控灯随着他的脚步亮起又熄灭,像串跳动的省略号。他掏出手机想给妻子打个电话,却发现她发来条微信:“儿子说暑假想去西安看兵马俑,我把存款取出来了,够车票和住宿费。“
韩成功鼻子有点酸。妻子在超市当收银员,一个月三千多块,却总把最好的留给他和儿子。他点开微信钱包,今天流水刚过四百,扣除平台抽成和油钱,纯利润不到两百。房贷每个月八千,儿子下学期的学费还没着落,他叹了口气,把手机揣回兜里,决定再跑两单。
车子刚拐到小区门口,就见便利店老板朝他招手:“韩哥,刚有个醉汉要去外滩,我说你车技好,帮你留住了。“
醉汉满身酒气地摔进后座,含糊不清地喊着“去外滩看黄浦江“。韩成功从后视镜看了眼,这男人西装革履,领带歪在一边,手里还攥着份被揉皱的合同。“哥们儿,外滩现在封了,只能到南京东路。“
“封了?“醉汉突然坐直了,眼睛通红,“连黄浦城不让看了?我他娘的签了十年的合同,说黄就黄了......“他开始哭,声音像被砂纸磨过,“我对不起我老婆孩子......“
韩成功没说话,默默从储物盒里翻出包纸巾递到后座。他见过太多这样的男人,在酒桌上称兄道弟,回到车里才敢露出软肋。车子缓缓驶过南京路,霓虹招牌在醉汉脸上明明灭灭,他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嘴里还嘟囔着“再给我一次机会“。
把醉汉送到酒店,韩成功收了一百块钱,对方硬要塞给他两条中华烟,他推辞不过,只抽了一根。烟味混着雨气飘出车窗,他忽然觉得很累,不是身体上的累,是从骨头缝里渗出来的疲惫。
车载电台在重播晚间新闻,主持人说:“考古学家在山西发现一处魏晋时期的墓葬,出土的壁画上绘有胡人骑兵......“韩成功猛地精神了——他从小就爱读历史,尤其对魏晋那段乱世着迷。去年儿子生日,他送了套《资治通鉴》,自己反倒看得入了迷,看到五胡乱华时汉人被屠戮的记载,常常气得整夜睡不着。
“要是生在那个年代,我肯定提刀杀胡去。“他跟妻子说过这话,被她笑着打了一下:“就你那小身板,别被胡虏杀了就不错。“
韩成功自嘲地笑了笑,发动车子往家开。凌晨的街道空旷了许多,只有洒水车在远处慢悠悠地行驶,车灯在湿漉漉的路面上拖出两道金色的光带。他打开车窗,晚风带着江水的潮气灌进来,吹散了些许困意。
距离小区还有三个路口时,红灯亮了。韩成功踩下刹车,车子平稳地停在停止线后。他习惯性地看了眼后视镜,突然发现右侧路口冲出来辆土方车,大灯像两柄烧红的刀,直直刺过来。
那一瞬间,他脑子里闪过很多画面:妻子在超市收银台扫码的样子,儿子在电脑前打游戏的背影,老李灌啤酒时的喉结滚动,醉汉通红的眼睛......还有《资治通鉴》里那句“永嘉之乱,中原陆沉“。
刺耳的刹车声撕裂了雨夜。
韩成功觉得自己像片被狂风卷起的叶子,在天旋地转中飞了起来。他最后看到的,是土方车车头上“建筑垃圾“四个字,被溅起的鲜血染得模糊不清。
意识沉入黑暗的前一秒,他莫名想起小区门口那棵老梧桐树。春天的时候,他总在树下帮邻居修自行车,树影落在沾满油污的手背上,像幅流动的画。
雨还在下,冲刷着路面上迅速蔓延开的血迹,仿佛要抹去这城市深夜里的一点微不足道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