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怎么又是娱乐圈爆雷了?路云的含金量持续提升! (第1/2页)
虽然规划中的新空间站不少,但这些新空间站的规模和靠谱程度各不相同。
像路云的“太空酒店”和蓝色起源牵头的“轨道礁”空间站,这两个是又靠谱又有规模。
“港湾一号”空间站虽然靠谱,但它只有一间太空舱室。
成规模的“港湾二号”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了。
“公理号”也是好几个模块组成的商业空间站,但是它的进度要慢一些,并且貌似有点不靠谱。
一是它的开发公司没有蓝色起源那么财大气粗。
二则是公理号空间站初期结构没有动力模块,需要对接在国际空间站上才能保持轨道,等到后期才会拼接上自己的动力模块进行独立运行。
但国际空间站的存在时间是没有准确概念的,随着它超期服役的时间越来越长,它突发故障的概率就越大。
万一要是遇上一个无法解决的大故障,并且当时的公理号空间站还没发射舱室或还不具备独立运行能力,那影响可就大了。
另外的一些商业空间站就都是单模块的“空间实验室”了。
它们不像“港湾一号”那样有后期的多模块空间站,始终就是单舱结构。
例如老美的军火与航天巨头诺格和NASA合作开发的模块化商业空间站,它打算承接国际空间站退役后的一小部分科研和载人任务。
它的特点是采用现役的天鹅座货运飞船技术建造空间舱。
也就是以天鹅座货运飞船的动力模块为基础增加太阳能板的面积,然后再加装一个大型的充气舱室,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具备动力模块和大型生活舱室的廉价单体空间站。
(诺格空间站图)
它专注于科学研究和商业任务,面向政府和商业客户。
另外还有那种以巨大充气舱为卖点的充气空间站,号称一个舱的加压空间就超过国际空间站。
不过要让路云来说的话,那就是所有以“充气舱”为主的新型空间站,都需要再沉淀沉淀。
未来十几二十年的时间里,还是硬壳空间舱的天下。
毕竟路云上一世活到了二六年,当时别说商业空间站在近地轨道上“万物竞发”了,连一个独立运行的新舱室都没有,还是天宫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争奇斗艳”。
是的,破破烂烂的国际空间站又延迟退役到三零年了。
就在二六年,商业空间站的硬壳空间舱已经有影子了,但充气空间舱毛都没有。
甚至早在一六年的时候就有公司发射了一个充气舱对接在国际空间站上做实验,说是要往里边装一些设备之后当实验舱用,结果只装了几个传感器就没下文了。
到了十年后的二六年,那个实验充气舱的作用就是为国际空间站增加了一个临时的废弃物存放舱,并且平时都是关着舱门,有需要的时候才会开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