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风暴 (第1/2页)
秋分的阳光像融化的黄铜,将防波堤上的钢筋晒得发烫。安然站在观星台顶层,看着气象卫星云图上逐渐逼近的台风"白鹭",螺旋云系如同某种古老图腾在深蓝海面上盘旋。她下意识地摩挲着无名指上的海螺戒指,内壁的海浪纹硌得皮肤发痒——这是三天前陆承宇在红树林里捡到的砗磲贝亲手打磨的。
"承宇,防波堤的应力测试数据出来了吗?"她对着对讲机问道,海风掀起她蓝白条纹衬衫的下摆,露出腰间那道淡褐色的疤痕。
"东段的混凝土结构出现微裂纹。"陆承宇的声音混着潮声传来,"我让赵凯带人用新型生态材料加固,这种材料遇水会膨胀......"
突然,对讲机里传来尖锐的电流声。安然向下望去,只见陆承宇单膝跪地,右手撑着防波堤边缘,左腿的裤管被海浪打湿。她的心猛地揪紧,抓起安全帽冲下楼梯,橡胶鞋底在金属台阶上敲出急促的鼓点。
"没事,旧伤复发而已。"陆承宇勉强站起身,额角的汗珠混着雨水滑落,在古铜色皮肤上划出蜿蜒的痕迹。他指节泛白地握着防波堤的钢索,另一只手却向她举起个塑料密封袋,"你看,这是我设计的潮汐发电装置模型,用红树林的气根作生物电极......"
安然按住他的肩膀,强迫他直视自己。那双总是带着海风气息的眼睛此刻布满血丝,眼角的细纹里还嵌着盐粒。"科普馆已经建成,你该回新加坡做彻底的康复。"她的声音带着连自己都惊讶的颤抖。
"你在害怕什么?"陆承宇反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橡胶手套传来,"害怕我像防波堤一样,在暴风雨中坍塌?"
远处传来邮轮的汽笛声。安然望着那艘白色巨轮缓缓靠岸,忽然想起三年前的自己——那个踩着十厘米高跟鞋在滩涂里踉跄前行的职场精英,曾用修眉刀划开红树林的气根测试含盐量。现在的她,宁愿舍弃亚太区总裁的职位,也要守护这片被咸水浸润的土地。
"我害怕失去你。"她轻声说,指尖抚过他衬衫口袋里露出的珊瑚标本,那是他们上周在潮间带发现的活化石。
陆承宇忽然笑了,露出那颗虎牙:"还记得我们第一次相遇吗?那天你穿着香奈儿套装踩进泥滩,说要把这里建成第二个圣托里尼。"
"而你说,红树林比钢筋混凝土更能守护海岸。"安然接过话头,指尖划过玻璃上的水雾,"现在我信了。"
防波堤下传来低沉的闷响,像是大地在叹息。陆承宇的笑容突然凝固,目光越过她的肩膀看向远方。安然转身,看见原本湛蓝的海水正在迅速变黑,无数水母像白色幽灵般浮上海面——这是台风即将登陆的征兆。
台风登陆当夜,望海村陷入一片混沌。安然蜷缩在科普馆的应急指挥中心,听着狂风撕扯铁皮屋顶的尖啸。全息投影里,防波堤东段的水位正在疯狂上涨,红色警报灯在黑暗中闪烁如血。
"赵凯,启动备用排水系统!"陆承宇的声音通过广播传遍全村,"所有村民转移到观星台地下掩体!"
安然望着他坐在轮椅上的背影,突然发现他的衬衫下摆沾着暗红色血迹。"你的腿......"
"没时间了。"陆承宇将防波堤的实时数据投到全息投影上,"安然,还记得我们第一次相遇吗?那天你穿着高跟鞋踩进泥滩,说要把这里建成度假村。"
"而你说,红树林比钢筋混凝土更能守护海岸。"安然接过话头,指尖划过玻璃上的水雾,"现在我信了。"
忽然,整个建筑剧烈晃动。警报声中,安然看见防波堤东段出现一道触目惊心的裂缝,海水像发怒的巨兽般涌入。
"启动生态材料!"陆承宇按下红色按钮。刹那间,无数装有膨胀剂的胶囊从防波堤底部弹出,遇水后迅速膨胀成巨大的凝胶块,死死堵住缺口。
安然望着监控画面里逐渐平静的海面,忽然意识到什么:"这就是你说的'小概率事件'?"
陆承宇笑了笑,额角的汗珠在应急灯下闪烁:"我只是赌台风会来,而我们会赢。"
地下掩体里传来孩子们的哭闹声。安然顺着安全通道走去,看见赵凯正在给王大爷包扎手臂上的擦伤。老人固执地攥着个陶罐,里面装着用红树林灰烬腌制的海鸭蛋。
"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法子。"王大爷浑浊的眼睛在手电筒光里发亮,"把灰撒在防波堤上,能镇住海龙王的脾气。"
赵凯抬头看见安然,欲言又止。她注意到他的工装裤口袋里露出半截珊瑚链,那是他被开除时,陆承宇送给他的潮间带生态标本。
"赵凯,去把科普馆的备用发电机启动。"安然将手电筒塞给他,"要确保白海豚幼崽的恒温系统正常运转。"
赵凯点头离去的背影有些佝偻,却比从前挺直了些。安然忽然想起三年前那个唯利是图的项目经理,现在却愿意为了几尾白海豚冒雨奔波。
回到指挥中心,陆承宇正在查看白海豚的追踪数据。"它们游到了红树林深处。"他指着全息投影上的绿色光点,"那里的气根网络能形成天然屏障。"
安然注意到他的轮椅扶手上缠着段褪色的红绳,那是去年春节王大爷送的平安结。"你知道吗?"她轻声说,"我刚在掩体里看见赵凯在教孩子们用贝壳做风铃。"
陆承宇笑了:"这就是红树林的力量,能让最坚硬的岩石都长出根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