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赵秀云的父母被下放 (第1/2页)
当天,北林场大队广播,大屯大队的广播,汽车厂的广播,同时播报关于刘建国知青的这几年的拼搏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挥洒青春,奉献青春,为新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不惜牺牲,不惧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刘建国知青,成了所有知青的典型,学习的榜样。
刘建国,从1956年第一批知青,扎根农村,踏入工厂,每一步都走的极其扎实。
这一天,刘建国抱着老婆孩子嚎啕大哭,那份荣誉感,那份成功的喜悦,真的无法诉说。
能成功的知青实在是太少了,大多数人的理想都会死在土地里,更多的人压根没有理想,就是纯粹想离开农村,回到城里啃老。
随后,黑龙汽车机械制造厂宣布了人事任免。
先进知青,谭智元,杨平,赵涛,等数十位知青靠着扎实的知识和技术,成为机械厂的技术骨干,被提拔成了车间主任,技术科科长等职位。
刘建国同志更是被当作典型,进入技术部担任副主任一职。
一个技术部,下面有十二个技术科,他的副主任一职明显要高于科长一职的。
……
现在易中海起了小心思,他现在可是培养了一个高级工了,刘建国可是他的关门弟子,这么大的一份功劳,怎么也要有所表示吧。
某一日,张安平来到了汽车厂。
“安平厂长,我这几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是否能给我一些补贴了?”易中海期许的看向张安平,这件事只有张安平能够点头才行。
张安平盯着易中海,说道,“老易,你知道集体替你垫付多少钱么?你欠何雨水的钱,全部都是我们村大队给你垫付的,你现在欠村大队1200元,你要把这笔钱还还完了才能得到补贴。”
额……
1200元!
这辈子还有机会得到补贴么?
易中海情绪崩坏,虽然他每个月都拼命带弟子,可是除了刘建国偶尔会给他带饭盒,带点好吃的,其他人都是敬而远之。
刘建国虽然不喜欢易中海,但是依旧尊重他,所以他也非常认真的教导刘建国。
易中海肉眼可见的老了,颓废的佝偻着身体。
张安平却依旧觉得不够。
易中海罪有应得。
杀死易中海,远远没有这样杀人诛心来的痛快。
张安平看着易中海这番模样,心情不错,点上一支烟,吐出一个眼圈,说道,“老易啊,你要好好改造,别整天想着补贴,你要多想想自己有没有需要改正的地方,能不能做到更好,不要贪图享受,汽车厂对你不错,一顿一个二和面馒头,一碗汤,一周一顿腊肉,虽然少,但是聊胜于无嘛,你要想清楚,很多人还吃不饱饭,被活活饿死了呢。”
易中海崩溃,这种日子他是一天也不想过了。
这一年来,每个月要给秦淮如一块钱,还要偶尔给自己开个小灶,身上的钱已经快见底了。
而秦淮如,这个人典型的好吃懒做,总喜欢占便宜,而不付出努力,这一年多单单是工分就扣了400多,她攒的那点钱压根不够扣的。
现在贾张氏,棒梗根本不和秦淮如来往,因为他们的定量够吃了,而秦淮如太懒,定量差太多了。
现在贾家彻底和秦淮如分割了。
……
而这一日,大雪纷飞。
北林场大队再次迎来了十多户被下放的家庭,主要是北林场最有钱,也最辛苦,所以成了上面要求下放的首要地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