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易中海和刘海中的未来 (第2/2页)
二人面面相觑。
“至于你们的定量具体是多少,还需要仔细商量一下。”张安平说道。
正常成年人的定量一个月大概三十斤左右,百分之三十是细粮,百分之七十是粗粮,而易中海和刘海中是干体力活的,又具备技术,应该比普通人增加五斤到十斤。
这里是东北,张安平说了算。
肯定不能让他们过的太舒服了,不能让他们有太多结余,也不能让他们不够吃。
一个月三十六斤定量,粗粮百分之七十,细粮百分之三十,外加一个月2两肉票,这算是格外开恩了。
易中海要想老的时候不被饿死,那就只能节衣缩食,慢慢熬,看不到希望,但是又有活下去的希望。
摆阔刘海中也是如此。
至于阎埠贵,他老的时候只能靠买粮食,毕竟老的时候没力气干农活了,他那点钱肯定都要花在买粮食这件事上。
算计一辈子,最后都成了集体的,想想也是悲哀。
……
第二天,刘海中和易中海的粮食被收取了大部分,只留下了90斤当作猫冬的储备粮。
与此同时,汽车厂终于发来了返聘函,上面有关于刘海中和易中海返聘的条件。
要么答应这苛刻的条件,要么留在北林场天天干农活,等老的时候干不动了就等死。
易中海别无选择,只能签字答应。
至于刘海中,现在想想那三个废物儿子一个个白眼狼的模样,指望他们养老,还不如去跳河呢。
灌溉渠还是挺深的。
于是,二人全部答应返聘了。
这三个月,机械制造厂没有培训任务,也不会给易中海他们发定量,北林场给的那90斤就算在内了。
易中海每天省吃俭用,一天只吃小半斤的量,余下的粮食全部卖了换成钱,留着以备不时之需,肉眼可见的瘦了下来。
刘海中可不会省,每天一顿一个鸡蛋,三个儿子每个月都要补贴他10斤粮食,不然就告他们。
刘光齐,刘光天和刘光福虽然不乐意,但是也无可奈何。
刘光天,刘光福现在在北林场当普通的农民,他们没有工位,现在想要工作只有三种方法。
购买,义务工,凭实力考进去。
阎家,阎解娣,阎解旷也是干农活的,至于工作这辈子是不可能了,阎埠贵不可能再花钱买工作了。
这都几年了,阎解成,阎解放始终是一级工,或许是没有天赋,始终上不去二级工,多次请教易中海,但是易中海想从这俩兄弟手里坑点好处,所以双方谈不拢啊。
……
第八小队,低调的冉秋叶找了个同样因为成份问题下乡的青年人结婚了,只是简单打了个申请报告,连喜糖都没有买。
没有人关注冉秋叶。
而李怀德,这个人因为是第十小队的开辟者,所以和刘岚一直是队长和副队长,虽然没什么权力,但是好歹比普通人过的舒服点。
大队部。
李怀德伸手接过张安平的中华烟,抽出一支点上,随手把剩下的揣兜里,都已经成习惯了。
“安平,你说我有没有机会进入汽车制造厂?”李怀德谄笑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