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林夏又练青风剑(一) (第2/2页)
林夏将三师兄的尸体埋在老槐树下时,晨露正顺着剑尖滚落。新翻的泥土里混着细碎的骨渣,是上个月挖树时没清理干净的残迹。他用剑鞘压实最后一抔土,忽然发现草根间卡着半枚青铜令牌,上面阴刻的 “玄” 字已被锈蚀得模糊不清。
这是师父的令牌。林夏指尖抚过那些斑驳的纹路,忽然想起十年前被师父捡回观里的那个雪夜。当时他缩在破庙角落,怀里揣着半块发霉的饼,玄尘就是用这枚令牌挑开他的衣襟,发现了心口那道月牙形的胎记。
“跟我走吧。” 老道士的声音裹着风雪,听不出喜怒。
此刻令牌边缘的缺口硌得指腹生疼,林夏猛然惊醒 —— 这缺口的形状,竟与三师兄攥着的那块布料上的破口完全吻合。他抬头望向祖师堂紧闭的木门,门缝里透出的檀香忽然变得刺鼻,像是掺了某种腐朽的气息。
夜幕降临时,林夏再次潜入禁地。
焦黑的梁柱间挂着蛛网,月光穿过屋顶的破洞,在地上织出银色的网。他记得师父说过,青风剑的剑谱原本刻在正堂的石壁上。指尖抚过冰凉的墙面,果然在某处凹陷摸到可疑的刻痕。
“咔嚓” 一声轻响,石壁竟缓缓向内转动。
暗室里弥漫着浓重的草药味,架子上摆满了陶罐,标签大多已经模糊。林夏点亮火折子,忽然被角落里的铁笼惊得后退半步 —— 笼中蜷缩着一具骨架,颈椎处插着半截断剑,剑格上的纹路赫然是青风剑的制式。
火折子的光芒在骨头上跳动,他注意到骨架的左手少了根指骨,而师父玄尘的左手恰好缺了截小指。
“找到你要的东西了吗?”
林夏转身时,青风剑已出鞘三寸,寒光映着沈默惨白的脸。他不知何时站在暗室门口,手里把玩着那枚青铜令牌,嘴角挂着诡异的笑:“师父藏的好东西,不止这些呢。”
“你没死?” 林夏的剑尖微微颤抖。
沈默嗤笑一声,将令牌抛过来:“逐出师门?他是怕我抢了这掌门之位吧。” 他忽然指向墙角的铁笼,“认得那骨架吗?那是二十年前的玄尘。”
火折子 “啪” 地落在地上,火星溅起又迅速熄灭。林夏在黑暗中听见自己剧烈的心跳,沈默的声音像毒蛇般钻进耳朵:“咱们这位好师父,不过是偷了别人的身份罢了。”
当林夏再次点燃火折子时,沈默已经打开了暗室深处的木箱。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十二具人偶,每具都穿着不同的道袍,心口位置钉着写有名字的木牌。最上面那具的道袍上绣着 “玄尘” 二字,人偶的脖颈处缠着褪色的红绳。
“真正的玄尘道长,二十年前就被他用‘回风斩’杀了。” 沈默拿起那人偶,红绳应声断裂,“而他原本只是个打杂的火工,因为天生剑骨被老道长收养,却在学会青风九式后动了歪心思。”
林夏的目光被箱底的泛黄卷宗吸引,封皮上 “血饲剑经” 四个字用朱砂写就,墨迹里似乎还能看到暗红色的沉淀。他颤抖着翻开,里面记载的并非剑招,而是如何以活人精血喂养兵器,让普通铁器生出灵性的邪术。
“看到了吧?” 沈默的声音带着快意,“你日夜苦练的青风剑,根本就是把饮血的邪器。”
卷宗里夹着一张泛黄的画像,画中少年眉目清朗,腰间悬着的青风剑剑穗与林夏的一模一样。画像右下角的题字让他如遭雷击 ——“吾徒青岚,天生剑骨,可承回风”。
“青岚是老道长的关门弟子。” 沈默忽然按住他的肩膀,“也就是你的亲师兄。”
林夏猛地甩开他的手,却在转身时撞翻了药架。陶罐碎裂的声响中,他看见最底层的罐子里滚出几颗蜡丸,剥开后露出的竟是人指骨,每节指骨上都刻着细小的剑痕。
“师父每个月都要换一次药。” 沈默捡起一节指骨,对着月光端详,“你不觉得奇怪吗?他的咳嗽总在月圆之夜加重。”
这时,观外突然传来急促的敲门声。两人对视一眼,同时吹灭火折子。暗室的石壁在身后缓缓合拢,将他们与外面的世界隔绝开来。
敲门声持续了很久,其间夹杂着模糊的对话声。林夏贴在石壁上细听,隐约分辨出是山下村落的猎户,他们似乎在说村里丢了孩子。
当一切重归寂静,沈默忽然冷笑:“现在你信了?他养着那具骨架,就是为了用青岚师兄的残魂温养你的剑骨。”
林夏的手指深深掐进掌心,青风剑在鞘中发出不安的嗡鸣。他想起昨夜三师兄断气前的眼神,那不是恐惧,而是某种急切的暗示。
“这些孩子……” 他的声音干涩。
“用来练‘血祭开脉’啊。” 沈默的声音轻得像叹息,“青风剑的最后一式需要血亲献祭,可老东西找不到青岚的后人,就只能用这种旁门左道。”
林夏猛地拔剑指向沈默,剑尖的寒光映出对方眼中的疯狂:“你早就知道?”
“我亲眼看见的。” 沈默的嘴角淌下血丝,“三年前我偷学禁术被发现,他就是用这招废了我的右手经脉。” 他突然抓住林夏的手腕,将剑刃按在自己心口,“杀了我,拿着我的人头去见师父,他会对你更信任。”
剑尖刺破衣料的瞬间,林夏看见沈默脖颈处露出的刺青 —— 那是青风剑的剑穗图案,与画像上青岚腰间的饰物分毫不差。
“你也是……”
“我是青岚师兄捡回来的孤儿。” 沈默的笑容带着血沫,“现在,该你选了。”
林夏的剑最终没有刺下去。他将青风剑收回鞘中,转身走出暗室。沈默看着他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随即又被决绝取代。
回到卧房,林夏彻夜未眠。他反复翻阅那本《青风补遗》,试图从中找到反驳沈默的证据。然而,书页上的批注越来越清晰,那些凌厉狠辣的剑招旁,竟有几处与血饲剑经上的记载不谋而合。
天亮时,林夏做出了决定。他收拾好简单的行囊,将青铜令牌和那半块布料贴身藏好,悄悄离开了道观。他不知道前路何方,只知道必须查明真相,为死去的师兄们讨回公道。
下山的路崎岖难行,林夏一路小心翼翼,生怕被师父发现。走到半山腰时,他忽然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回头一看,竟是沈默。
“你怎么来了?” 林夏警惕地问。
沈默晃了晃手里的包裹:“我知道你要去找证据,我跟你一起去。” 他的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却又透着坚定,“有些事,我也该告诉你。”
两人沿着山路前行,沈默开始讲述二十年前的往事。原来,真正的玄尘道长并非死于非命,而是在修炼 “回风斩” 时走火入魔,青岚为了阻止他,不得不痛下杀手。而现在的玄尘,本名叫做墨渊,原本是个被逐出师门的弟子,他趁机窃取了玄尘的身份,一直暗中修炼邪术。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林夏不解。
沈默叹了口气:“因为他想得到传说中的‘剑心’。据说只要练成‘回风斩’,就能获得剑心,成为天下第一剑客。” 他看了林夏一眼,“而你,是唯一能练成这招的人。”
林夏心中一惊,想起师父总说他是天生的剑骨。原来,这一切都是墨渊的阴谋。
两人一路前行,途经一个名为 “望月镇” 的地方。镇上正在举办一年一度的庙会,热闹非凡。林夏和沈默找了家客栈住下,打算休整几日再继续赶路。
夜里,林夏辗转难眠,索性起身到街上散步。月光洒在石板路上,泛着清冷的光辉。他走到一座石桥上,望着桥下潺潺的流水,思绪万千。
就在这时,一阵悠扬的笛声传来,婉转哀怨,仿佛诉说着无尽的心事。林夏循声望去,只见桥的另一端站着一位白衣女子,正凭栏吹笛。她的长发随风飘动,月光照在她的脸上,宛如画中仙子。
林夏看得呆了,直到笛声停止,女子转过身来,他才回过神来,连忙拱手致歉:“姑娘抱歉,在下唐突了。”
女子微微一笑,笑容如同春风拂面:“公子不必多礼。” 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听公子的口音,不像是本地人吧?”
“在下林夏,自远方而来。” 林夏答道,“不知姑娘可否告知芳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