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错投猪胎惊破局 第四十三章 余烬之路,星火为引 (第2/2页)
它不顾一切地释放着光芒与意念,试图穿透光圈,照亮那个倒下的身影:“师…父…!”
冰冷焦土上,唐三藏识海中那点昏黄的余温,在悟空星火不顾生死的呼唤下,如同被注入了最后一丝氧气,极其艰难地、却又无比顽强地——再次亮起!
‘行…者…’
这一次,意念不再模糊,带着一种被唤醒的、刻骨的牵挂与确认!
就在毁灭潮汐即将吞噬一切的瞬间——
那点昏黄的余温,仿佛耗尽了最后一点力量,化作一道微弱却无比坚韧的意念丝线,穿透识海的冰冷黑暗,穿透外界毁灭能量的屏障,精准地——搭在了那颗燃烧的金红星辰之上!
而那颗燃烧的星火,也如同找到了最终的归宿,爆发出最后、最璀璨的光芒,顺着那道意念丝线,不顾一切地——冲了出去!
嗡——!!!
燃烧的金红星辰,脱离了悟空濒临破碎的残躯,化作一道微弱的流光,无视了空间的距离,在毁灭潮汐淹没凉亭废墟的前一刹那——
没入了唐三藏残破的眉心!
轰——!!!
金色光圈在毁灭洪流中如同肥皂泡般瞬间破碎,悟空那失去星火的残躯,在洪流中无声地化为飞灰!
与此同时,唐三藏识海中!
那颗燃烧的金红星辰,如同归巢的倦鸟,带着破妄本源的最后光芒与不灭战意,狠狠地撞入了那点昏黄的余温之中!
没有排斥,没有冲突!
昏黄的余温如同温暖的母体,瞬间包裹了燃烧的星火,金红与昏黄的光芒水乳交融,彼此缠绕、滋养、壮大!
一股微弱却无比坚韧的、混合了人性余温与破妄星火的崭新力量,如同在焚尽的灰烬中顽强探出的新芽,在唐三藏濒临寂灭的识海深处——诞生!
这股新生的力量太微弱,无法驱散识海的冰冷,更无法修复残破的凡胎。
但它牢牢地护住了识海最核心的一点灵光不灭!
它如同在绝对零度的冰海中点亮了一盏小小的、却永不熄灭的防风灯!
唐三藏那微弱到几乎停止的心跳,在这股新生力量的刺激下,极其极其微弱地…搏动了一下。
毁灭的潮汐终于缓缓退去。
惨白的寂灭之火熄灭了。
狂暴的混沌洪流耗尽了能量,化为粘稠的、缓缓流淌的灰雾,弥漫在破碎的空间裂痕之间。
猩红的血月早已消失无踪,只留下被撕裂的、黯淡无光的夜空。
乱葬岗,连同周围数座山头,彻底消失了。
原地只剩下一个巨大无比的、深不见底的焦黑巨坑,坑底残留着粘稠的灰雾、扭曲的空间裂痕和零星燃烧的寂灭白焰。
一片死寂。
焦黑巨坑的边缘。
李明庞大的混沌之躯倒在一片粘稠的灰雾中。
体表的青黑裂纹不再流淌光芒,而是如同干涸的河床,布满了灰败的死寂。
混沌风暴彻底消散,只留下一具被自身力量反噬得千疮百孔、布满焦黑灼痕和诡异结晶的巨大猪妖躯壳。
气息微弱,陷入了最深沉的昏迷,仿佛一座随时会崩塌的混沌废墟。
不远处,沙僧魔化的巨躯倒在焦土碎石中,魔气萎靡到了极点。
五根白骨锁心钉依旧深深嵌入魔躯,尤其是丹田处断裂的主钉,创口处暗红魔血汩汩涌出,混合着灰败的寂灭火毒。
他双目紧闭,呼吸沉重而痛苦,那柄吸附着不规则惨白骨片的血焰巨刃斜插在他身旁的焦土中。
在距离他们稍远一些、相对“完好”的焦黑土地上。
唐三藏静静地躺着。
他残破的僧袍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灰烬。
脸色依旧苍白如纸,七窍的血迹已经干涸发黑。
呼吸微弱,心跳缓慢得如同冬眠的蛇。
但在他的眉心,一点极其微弱、几乎难以察觉的、混合着昏黄与金红双色的光晕,在皮肤下极其缓慢地流转着。
如同风中残烛,却倔强地不肯熄灭。
那是人性余温与破妄星火交融后的新生力量,是焚尽一切后残留的、唯一的生机火种。
死寂笼罩着这片毁灭之地。
不知过了多久。
沙僧沉重的眼皮极其艰难地掀开一条缝隙,暗红的魔瞳黯淡无光,充满了极致的痛苦与疲惫。
他艰难地转动眼球,目光扫过不远处如同废墟般的李明,最终落在更远处唐三藏眉心那点微弱的光晕上。
“…还…没…死…”沙哑干涩的声音,如同砂纸摩擦,从他喉咙里挤出。
他用尽全身力气,试图抬起嵌入锁心钉的手臂,去抓身旁斜插的降魔宝杖。
每一次微小的动作,都带来撕裂神魂的剧痛和魔血的涌出。
“嗬…嗬…”沉重的喘息如同破败的风箱。
他的手指,终于颤抖着,触碰到了冰冷的杖身,也触碰到了杖身上吸附的那枚不规则的惨白骨片。
骨片入手冰凉,带着一种奇异的沉重感,内部那缕微弱的月华精魄似乎在轻轻跳动。
沙僧布满血污的嘴角,极其微弱地扯动了一下,不知是痛苦还是别的什么情绪。
他不再尝试起身,只是死死攥着降魔宝杖和那枚骨片,魔瞳死死盯着唐三藏眉心那点微弱的光晕,仿佛那是黑暗中唯一的灯塔。
“…路…在…哪…”他干裂的嘴唇翕动,发出无声的询问。
在这焚尽一切的余烬之地,三个濒死的存在,一个昏迷,一个重伤,一个仅存一点星火余温。
西天之路,似乎已彻底断绝。
就在这时——
嗡!
那枚被沙僧攥在手中的惨白骨片,内部那缕微弱的月华精魄,似乎感应到了唐三藏眉心那点新生光晕中蕴含的、极其微弱的破妄星火气息,突然轻轻跳动了一下!
紧接着,一道极其纤细、极其黯淡的、由月华精魄自发凝聚的银色光丝,如同拥有灵性般,从骨片中探出,遥遥指向了——西南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