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烤红薯豆沙酥饼 (第1/2页)
昨夜回去俩人或许是太累,洗漱完刚挨到床榻便睡着了。
计划要做的吃食只能挪到铺子里来做了,正好添些菜品。
味真馆后厨里,炭块燃得正稳,红亮火芯映着戚萝垂眸搅红豆沙的手,砂糖在砂锅里慢慢化开,甜香混着炭火气漫了满室。
“姑娘,这松子仁碾得还是有大颗粒。”阿桃蹲在案台边,指尖沾着碎仁,碾杆横在钵沿上,“要不我再碾会儿?”
戚萝回头看了眼,伸手捏了点碎仁放进嘴里:“不用,粗粒嚼着才香。你看这松子油润,碾太细反而失了本味。”说着从食盒里摸出块枣泥软糕,掰了半块递过去,“先垫垫,等会儿还要蒸松子酥。”
阿桃接过软糕,刚咬了口,就听见铺外传来“吱呀”推门声,伴着粗粝的嗓音:“戚姑娘,新炭送来了!”
是炭铺的老许,扛着半袋银丝炭站在门口,肩上的麻绳勒出红印,额角汗珠顺着皱纹往下淌。
戚萝连忙上前搭手,指尖触到炭袋时还带着余温。
是刚出窑的好炭。
“许掌柜怎么亲自跑一趟?”戚萝帮着把炭卸在墙角,又倒了碗凉茶递过去。
“这不是怕伙计毛手毛脚,给您掺了碎炭嘛。”老许喝了口茶,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两块烤红薯,“今早烤炭时煨的,您跟丫头趁热吃。往后您这炭,我都按最低价算,比别家便宜两文,保准断不了货。”
戚萝刚要道谢,巷口忽然传来马车声。
青禾提着食盒快步走来,径直把食盒塞给戚萝:“郡主让送新晒的桂花,说您做点心能用。对了,两日日府里小宴,要二十块酱肉夹馍、十份虾米豌豆烧茨菰,晌午前得送到。”
“我记着了,定不耽误。”戚萝掀开食盒,桂花香气扑面而来,她抬头刚要再说,就见老许在旁边接话:“姑娘您放心,就算往后炭价涨,我也先给您留头拨炭。太学那边来订,我都推了两回。”
青禾挑眉笑了笑,没多言,只叮嘱了句“别累着”,便出门走了。
老许又坐了会儿,聊了些“炭窑最近出炭少”的闲话,见日头西斜,才扛着空炭袋离开。
“许掌柜人真好。”阿桃捧着红薯,烫得直换手,“咱们往后就一直从他这儿订炭吧?”
戚萝点头,刚把桂花倒进瓷坛,就听见“噔噔”的脚步声,方仲槐领着两个太学同窗跑进来,怀里抱着个纸包:“戚姑娘!西山刚摘的栗子,给你送些做栗子糕!”
纸包一打开,新鲜栗子的清香气就飘了出来。
圆圆脸的周明瑞盯着案台的碾钵,眼睛一亮:“这是要做松子酥?上次福瑞斋吃过一次,回去总想着!”
“是,今晚做些,明天给你们当早点。”戚萝拿起个栗子剥壳,递过去,“先尝尝,西山的栗子比市面的甜。”
正说着,宋修下值提着食盒走进来,身后跟着书童阿呆,阿呆手里还攥着个布包,见里面热闹,连忙站在门口没敢上前。
宋修忍不住笑:“看来我来巧了。”
他把食盒递给戚萝。
“母亲让送的宫里蜜饯,你跟阿桃尝尝。对了,今早路过万记粮行,见掌柜的给你送米,还多给了一斗。”
“万记掌柜是热心,前两回都多送。”
戚萝道谢打开食盒,蜜饯青梅的酸甜气漫开来。
宋修拿起一颗尝了尝,眉头微蹙:“万记掌柜总跟酒楼打交道,还欠着醉仙楼的酒钱,你收米时多留意。”
戚萝刚要追问,阿桃忽然小声说:“姑娘,红豆沙要糊了。”
她连忙转身去看砂锅,宋修跟着走过去,见豆沙熬得浓稠,笑着说:“我帮你看火,你跟他们聊。”
等方仲槐几人走了,宋修帮着收拾案台,阿呆乖乖站在旁边,时不时帮着递块抹布。
见戚萝把红薯放进炭炉煨着,宋修忍不住说:“老许的炭虽好,也别只订一家。让阿呆去城南炭商那儿取些样品来,多个渠道稳妥。”
阿呆连忙点头:“小的这就去!”
“不用这么麻烦,老许看着靠谱。”戚萝笑着拦了下,“阿呆跑一趟也费脚力,先不用了。”
这些天老许亲自送炭,还推了太学的订单,怎么看都不像会出问题。
宋修没再劝,只说:“夜里我和阿呆跟着,送你和阿桃回院子,三圣巷晚上偏静。”
锁了铺门往回走,阿桃拎着蜜饯食盒,小声说:“姑娘,咱们铺子是不是越来越好了?”
戚萝点头,心里也觉得踏实,目光扫过巷尾时顿了顿。
阴影里站着个穿粗布短打的汉子,是醉仙楼的冯二,手里攥着根木棍,见宋修看过来,迅速缩到墙后。
“怎么了?”戚萝回头问。
“没什么,风吹动了灯笼。”宋修不动声色地挡在俩人身前,“快走吧,夜里凉。”
回到院子,戚萝刚把红豆沙倒进瓷碗,就听见敲门声,是隔壁的李娘子,手里提着个竹篮:
“下晌从市集回来,见有卖新鲜鸡头米的,给你带些。这时候的鸡头米最嫩,煮在甜汤里正好,你跟阿桃也能补补。”
戚萝接过竹篮,见里面的鸡头米颗颗饱满,还沾着水汽,连忙转身从柜里取了串铜钱,塞进李娘子手里:“前阵子借您院子宴请客人,菜肉钱都是您垫的,这串钱您拿着,正好抵了那笔账,剩下的您买点爱吃的。”
李娘子连忙推辞:“这点钱算什么,你跟我客气啥!”
“您要是不收,我往后都不好意思跟您打招呼了。”戚萝把钱往她手里塞,“您家帮我许多,我还没好好谢过呢,这钱您务必收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