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优化组建了自己的新队伍 (第1/2页)
几天后的晚上,邻海新闻播发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决定任命王旭为县经济发展局局长,免去陈立军的县经济发展局局长职务,牛广星的县财政局局长职务。
苏颖看着就有点迷糊,说:“一个干部任免怎么搞得这么复杂,那天县委组织部徐部长送你到局里报到时,不是已经公布职务了吗,怎么人大还要再公布一遍?我这次提拔正科级,就是当场公布的。同样是正科级,这次人大任命为什么没有我?是不是给落下了。”
王旭就说,你好歹也是县里的正科级领导干部了,连基本的组织程序都搞不明白。苏颖说这些程序都是组织部门的事,不明白这些程序,并不影响我的计生协会工作在全市名列前茅。作为领导干部,管好自己的人,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是正道。
王旭想,局里的人事工作,也应该静下心来好好考虑考虑了。主席曾说过,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放到经济发展局这个小单位,道理同样适用。要调整领导班子,优化中层干部,调动全局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团结带领大家干事创业,创先争优,作为“一把手”,自己责无旁贷。否则,压在头上的一系列市级、县级考核指标依靠谁来完成,上两届都完成得很好,到自己这里是绝对不能掉链子的。
过了年,刘想、李青平52岁,贾明、周正平50岁,都到了内退的年龄。
赶上上半年全县干部调整,县委尊重王旭的意见,对经济发展局领导班子进行了优化调整:
周新任经济发展局党委委员,县民营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刘想到龄退居二线,任经济发展局主任科员;
叶欣调经济发展局任党委委员、副局长(保留正科级待遇),不再担任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党工委委员、企业服务局局长职务;
高杰,职务不变,仍然是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何路任局党委委员,进入局领导班子,仍兼任民营办副主任;
李青平到龄退居二线,任经济发展局副主任科员,不再担任局工会主席职务。
叶欣是去年开发区提格为正县级时公布的企业服务局局长,和开发区财政局长钱正义都是正科级,也就是说提正科级的时间要早于周新。这次调整,组织上给她公布的职务后面也加了括号备注,万幸不是列周新同志之前。所以,在新班子成员的排序上,王旭也就装了一回糊涂,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第一,叶欣刚刚38岁,比周新小了十岁,而且提副科的时间要比周新晚7年;第二,也是最关键的因素,不想再揭人家的伤疤,怕周新因为排名问题旧病复发,既影响了工作,也不好向宁老师交代。
其实,周新有学历,有工作能力,这一生唯一的失误就是不该到乡镇去,特别是正赶上乡镇干群关系复杂,基层矛盾凸显的特殊时期,对他这种知识技术型干部而言,无疑是飞蛾扑火。相反,自从回城后,周新对经济发展局的工作倒是得心应手,尤其是对文字材料工作,表现出一种偏执的热爱,将办公室副主任周浩也培养成了局里的笔杆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