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思念文学 > 砚心 > 第十二章 临河槐影,一字初荫

第十二章 临河槐影,一字初荫

  第十二章 临河槐影,一字初荫 (第1/2页)
  
  临河镇的晨光总带着水汽。
  
  这镇子说是镇,其实是青州城的“外院”——离城不过三十里,镇民们要么在城里做买卖,要么靠给青州府送菜、赶车营生。用王磊的话说:“咱们临河人,日子好坏全看青州城的脸色。”魏珩拎着劈好的柴往镖队老院走时,裤脚还沾着河边的露水。镇口的青石板路被几代人踩得发亮,两侧的铺子刚卸下门板,张屠户的砍刀“哐当”剁在骨头上,李婆婆的针线摊已经支起,线头在朝阳里飘成金丝。
  
  “小魏,早啊。”卖糖糕的刘婶掀开蒸笼,白气裹着甜香扑过来,“芷若刚还念叨你,说要去青州城采买,让你跟车。”
  
  魏珩点头应着,目光不自觉扫过镇西头的方向。那里有棵老柳树,树下常摆着个小花摊,摊主是个叫阿蛮的姑娘。
  
  阿蛮今年十四,爹娘走得早,从小跟着阿婆守着半亩花圃。镇里人都知道这姑娘不易,阿婆的腿疾常年要药钱,她便天不亮就摘了花来卖,不管刮风下雨,摊子总摆得整整齐齐。魏珩刚来时帮她搬过花筐,后来就常看见她往镖队老院送花,说是“槐树底下摆点颜色,看着喜庆”。
  
  镖队老院在镇子东头,院墙是黄泥糊的,墙头爬满牵牛花,院里那棵老槐树得两人合抱,据说是建镇时就栽下的。王磊正蹲在槐树下擦镖旗,见魏珩进来,把手里的布扔给他:“喏,你那本《一字诀》,真比《纳气诀》管用?”
  
  魏珩接过布,指尖划过旗面上“磐石”两个褪色的字。他来临河镇半年,从最初连劈柴都喘,到现在能跟着跑短途镖,全靠三个月前在青州城“百卷楼”淘来的这本蓝皮旧书。书里没画经脉图,只印着几十个歪歪扭扭的字,每个字旁边都画着奇怪的剑势,翻到“止”字那页,墨迹都快磨没了。
  
  “说不好,”魏珩老实道,“就是觉得……心里静。”
  
  王磊嗤笑一声,往灶房走:“芷若在里屋算账,你去看看。这丫头,比我还操心。”
  
  王芷若比魏珩大四岁,今年十七,梳着利落的发髻,鬓角别着支银簪——那是她娘留的。她打小跟着镖队跑,算盘打得比镖师们的刀还快,此刻正趴在桌上核账,见魏珩进来,抬眼时睫毛颤了颤,嘴角带着点若有若无的笑意:“今天去青州城,药铺的陈掌柜要一批金银花,顺便给阿蛮带两斤胭脂。”
  
  “她不要胭脂。”魏珩脱口而出,说完才觉不妥,耳根微微发烫。
  
  王芷若挑了挑眉,放下算盘,从抽屉里摸出个油纸包:“这是阿蛮她阿婆托我缝的鞋底,你帮我带给她。”她顿了顿,补充道,“那丫头昨天还问你练剑累不累,我说你啊,傻力气用得多,巧劲一点没学会。”
  
  魏珩接过纸包,指尖触到里面硬物的形状,心里清楚是阿蛮偷偷给他留的蜜饯。他往镇西头走时,阿蛮刚把花摊摆好。她穿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裙,正踮脚把最后一盆月季摆到高处,竹篮里的花露溅在她手背上,像碎钻。听见脚步声,她猛地回头,看见是魏珩,脸“唰”地红了,手在围裙上蹭了蹭才迎上来。
  
  “阿蛮。”魏珩把油纸包递过去,“芷若姐让我给你。”
  
  “谢、谢谢芷若姐。”阿蛮的声音细若蚊吟,眼睛却盯着魏珩的手腕——那里有道练剑时被剑鞘磨出的红痕。她从花摊底下摸出个小布包,塞到他手里:“这是……阿婆晒干的金银花,说泡水喝能解乏。”
  
  魏珩刚要道谢,就听见镇口传来马蹄声。三匹高头大马踏过青石板,为首的锦衣少年勒住缰绳,腰间的玉佩晃得人眼晕——是青州城主的儿子,赵阔。临河镇是青州城的附属镇,城主府的人常来“巡查”,镇民们见了都躲着走。
  
  赵阔的护卫翻身下马,一眼就瞥见阿蛮的花摊,故意一脚踹在竹篮边:“城主府巡查,闲杂人等滚开!”
  
  竹篮应声翻倒,月季摔在地上,花瓣被马蹄碾得稀烂。阿蛮“呀”了一声,扑过去想捡,却被护卫推了个趔趄,差点摔倒。
  
  魏珩的手瞬间按在剑柄上。三个月前那次,他帮阿蛮追地痞,无意间用剑鞘卸了对方的力,才摸着炼气三层的门槛。王磊说他现在的灵气,寻常护卫根本挡不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