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 章 展露头角1 (第2/2页)
办公室里的其他耳朵都悄悄竖了起来。靠里面的小赵、小孙也停下了敲键盘的手,目光投向这边。
听完李毅飞的解释,大家脸上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夹杂着一丝“年轻人就是爱折腾”的了然。
王衡从堆积的文件里抬起头,隔着眼镜片瞥了一眼,没说什么,又低下头去,只是眉头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众人旋即又沉浸回各自的文山会海中,键盘声和翻纸声重新成为主旋律。
扫描完毕,李毅飞回到座位。屏幕上,他编写的小程序界面简洁得近乎朴素。他熟练地导入扫描后的电子文档包。
程序开始安静地运行,后台进行着OCR转换、段落分析、关键词提取。
它的核心任务,是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剔除文件中大量冗余的套话、重复的背景描述、繁复的格式修饰,直取核心的政策要点、关键数据、主要结论和待议事项。这是一个信息提纯的过程。
很快,处理后的结果呈现出来。原本需要耗费大量时间逐页阅读、手动摘录的厚厚文件,被浓缩成一份结构清晰、要点突出的电子摘要。
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对于文件中涉及的各类数据指标——增长率、投资额、占比变化——程序自动提取并生成了直观的柱状图、折线图。冰冷的数字瞬间拥有了视觉形态,趋势、对比、异常值一目了然。
李毅飞没有停顿,立刻投入到下一阶段。他以这份精炼的摘要和可视化图表为基础,打开演示文稿软件。
指尖在键盘和鼠标间流畅切换,思维导图式的框架快速搭建,关键数据和图表被精准嵌入,辅以简洁有力的说明文字。
一份逻辑清晰、重点突出、视觉传达高效的PPT初稿在他手中迅速成型。与此同时,一份配套的书面总结报告也同步撰写完成,报告结构严谨,数据翔实,结论明确,将复杂信息梳理得条理分明。
时间在极致的专注中悄然流逝。窗外的阳光从明亮变得柔和,渐渐染上金辉。当墙上的时钟指针悄然滑向下午五点,司长办公室的门开了。
张爱国司长拎着公文包大步走出,步履带风,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他目光扫过大办公室,没有停留,径直走向电梯间。
对于他这个级别的干部,工作日的结束往往只是另一个“战场”——各种汇报、协调、应酬——的开始。
“司长走了。” 刘姐压低声音,对旁边的小周嘀咕了一句,带着一种心照不宣的松弛感。
几乎在司长身影消失的同时,一直埋首文件的王衡抬起了头。他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环视一周,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宣布:“手里工作告一段落的同志,可以准备下班了。没处理完的,抓紧时间收尾,别拖太久。”
如同听到指令,办公室的气氛瞬间松弛下来。关电脑的提示音、收拾文件的窸窣声、椅子挪动的轻响交织在一起。
李毅飞也保存好所有文档,关闭电脑,将桌面整理清爽。他随着下班的人流,安静地走出这栋承载着共和国经济命脉的庄重大楼。
初春傍晚的风带着微凉,拂过面颊。李毅飞站在发改委高耸的台阶下,回头望了一眼。
大楼的轮廓在暮色中显得更加威严深邃。他轻轻呼出一口气,白雾在微凉的空气中散开。上班第一天,平静无波地结束了。
没有惊涛骇浪,没有万众瞩目,只有那台扫描仪的嗡鸣、键盘的敲击、和一份在无人知晓的角落悄然诞生的、凝聚着效率与洞察的PPT和报告,如同埋下的一颗种子。
李毅飞汇入长安街熙熙攘攘的下班人潮。身影很快被暮色和灯火吞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