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 章 汇报情况 (第2/2页)
他说的时候没带任何情绪,却把事情的严重性和复杂程度全摆出来了。
听着听着,吴振华脸上的轻松劲儿没了,换成了从没见过的严肃和凝重。
他靠在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敲着光溜溜的红木桌面,笃笃响,眼神厉害地琢磨着。办公室里的空气都像冻住了。
吴振华眉头也皱得紧紧的。他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了。这案子要是坐实了,拔出萝卜带出泥,可能会牵扯到省里!而且这时间点有点不是太好!
在这节骨眼上掀起这么大的反腐风暴,会不会影响稳定?会不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这些都是必须算的政治账。
静了足有一分钟。吴振华的目光落在令天明脸上,突然转了个话题,问了个看似不相关的:“天明,李毅飞这几个月在监察部监察一室,表现咋样?实话实说。”
令天明愣了下,不明白部长为啥突然问这个,但还是赶紧组织语言,客观评价:
“李毅飞同志……很出色。他没年轻人常有的毛躁和傲气,沉得住气,静得下心。三个月,把我们给他权限看的基础案卷、流程规矩、办案要点,全吃透了,还不是死记硬背,是真懂了里面的逻辑和门道。
他观察力尖,学东西快,对细节的把握和琢磨人的心思,比同期来的新人强多了。唯一的不足,就是没实际办过案。但以他的悟性和底子,再练练,肯定能成监察系统的骨干。”
吴振华听着,严肃的脸上线条松了点,甚至不易察觉地点了点头,眼里闪过一丝“果然没看错”的欣慰。
当初他力排众议,甚至动了特殊渠道,把这个年轻的“特殊人才”从发改委挖过来,就是看中他比同龄人沉稳、眼光毒,还有“经济上绝对干净”这个独有的优势。
现在看来,他学监察业务的速度和适应力,也够惊人。
“嗯,”吴振华琢磨了会儿,目光又变得深了,像下了什么决心,“天明,你觉得……把李毅飞同志,派到安阴市去工作,咋样?”
令天明这次是真懵了!他万万没想到部长会出这么个大胆到近乎冒险的主意!
“部长!这……”令天明下意识想反对,“李毅飞能力是强,但太年轻了!
没在地方待过,更没独立办过案!安云现在啥情况?就是个泥潭!
水有多深都不知道!让他一个没根基的新人下去,对上卫士李那种根基深、手段老的地头蛇,……太危险了!
他可能连北都找不着,更别说干活了!而且,他的安全咋保障?”
令天明的担心不是没道理。把一个没基层经验的年轻人,直接扔进问题扎堆的漩涡中心,怎么看都像把羊往虎口里送。
吴振华却像早想过了。他摆摆手,让令天明别急:
“年轻人,不能总待在温室里,光看案卷学不会真本事。风浪,得在真海里才能见识到。
没地方工作经历,始终是短板。安阴,现在不正是个最好的……也最有挑战的练手地方吗?”
他站起来,走到窗边,背对着令天明,望着外面,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级别和保障的事:李毅飞在发改委开发‘火眼金睛’系统,立了大功,这大家都知道。按今年特殊贡献和干部年轻化的政策,可以破格给他提副处级。
这事儿,你马上牵头,按程序弄材料,尽快报上去审批。等他的级别和任命下来,安排他以监察部监察一室干部的身份,挂职安云市多河县纪委副书记。
这个身份,够他在地方开展工作,又不会太早暴露真实目的。”
令天明听到“副处级”“挂职县纪委副书记”,心里更惊了!这提拔速度,跟坐火箭似的!但想到李毅飞的特殊背景和能力,还有安云那复杂的局面,又好像能明白部长为啥这么破格。
吴振华转过身,目光像电一样盯着令天明,一字一句交代核心任务:
“你亲自跟他谈。告诉他,核心任务就一个:秘密核查,把证据攥牢!不是让他立马抓人,更不能打草惊蛇!
是让他利用熟悉当地情况、脑子细、身份不扎眼的优势,像根针似的,悄悄扎进去,把卫士李和他背后关系网的问题线索、证据,一点一点、牢牢实实地收集起来!
要查实,查透!记住,所有行动,必须严格保密,只对我和你负责!现阶段,绝对不能有任何公开动作!
一切,都得等明年关键工作阶段平稳过渡后,再集中力量,一下子解决!现在,稳定比啥都重要!明白吗?”
“明白!”令天明心里一凛,瞬间懂了部长的意思。这不是让李毅飞去冲锋,是让他去当最隐蔽、也最关键的“钉子”和“情报员”。
在风暴来之前的安静期,潜到敌人跟前,埋下致命的引线。风险还是很大,但就目前情况看,这已是最稳妥、也最能操作的办法。
“好。你负责把他的身份、手续和安全预案弄好。记住,他的安全是头一条!”吴振华最后强调。
“是!部长!我马上去办!”令天明严肃地应下。
走出吴振华办公室,令天明觉得肩上的担子更沉了。
他得立马办两件事:一是给李毅飞争取破格提拔;二是仔细规划李毅飞下派安云的秘密行动方案。
他下意识朝监察部监察一室的方向看了一眼。
李毅飞这会儿,还在为汇报后的不安和家乡的事犯愁,完全不知道,一个关系到他命运转折,也关系到安阴甚至更大范围政治生态走向的重大决定,已经在他不知道的时候,定了下来。
一张无形的网,正以他为中心,向着那片看着平静、底下却暗流涌动的故土,慢慢张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