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4 章 师生夜话 (第2/2页)
“嗯!好!” 路国才教授第一个赞道,“入口绵柔,药香入喉,回甘悠长,暖而不燥!毅飞,你这手艺可以啊!”
“确实不错!配伍精妙,君臣佐使拿捏得恰到好处,既能激发药性,又不伤脾胃。毅飞,你这方子,有点门道!” 夏叶俞也给予了专业级的肯定。
宗明教授咂咂嘴:“比那些市面上卖的花架子强多了!好东西!”
伊院长和陈院长也笑着点头称好。
酒过三巡,气氛愈加热烈融洽。师长们不再端着学术架子,话语间充满了长辈对晚辈的关怀。
李毅飞也放松下来,在师长们面前,他不再是那个需要时刻保持警惕的纪检新兵,更像是一个归家的游子。
他简单聊了聊在发改委和中纪委的工作感受,提到了“火眼金睛”的推广,也含蓄地表达了在纪委面对复杂案件时感受到的压力和需要学习的地方。他刻意避开了家乡安阴的具体问题,只谈工作本身的挑战。
师长们阅历丰富,听其言,观其行。路国才教授结合他对基层经济的深刻理解,提醒道:“毅飞啊,纪委工作,最终是要落到经济基础和社会矛盾上的。
看问题,不能光看卷宗,更要理解背后的利益链条和民生疾苦。有时候,一个数字背后,可能就是一方百姓的生计。” 这话让李毅飞心中一动,想起了家乡那条反复挖修的道路。
宗教授则从法治角度强调:“程序正义是底线,证据链是生命线。再大的案子,也要靠铁证说话。
心要细,更要耐得住性子。不要被情绪左右,要让法律和事实说话。” 这无疑是对李毅飞工作准则的再次强化。
法学泰斗陈院长补充道:“不仅要懂法条,更要懂人心。违纪违法者往往精通规则漏洞和心理博弈。
和他们打交道,是智力的较量,更是意志的比拼。你要学会在规则内,找到撬动僵局的那个支点。”
夏叶俞教授则从养生角度打趣:“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你们年轻人别仗着身体好就硬扛。像你这药酒,没事自己也喝点,别光想着孝敬我们这些老家伙。”
大家闻言都笑了起来。伊卫国听着众人的话,看着沉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迷茫的爱徒,心中了然。他放下酒杯,伸出手,重重地拍了拍李毅飞的肩膀,力道沉稳,目光深邃:
“毅飞啊,听了几位老师的话,都记在心里。你现在这个位置,是个很好的起点,也是个大熔炉。”
他顿了顿,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穿透力,“我琢磨着,你光在上面待着还不够。估计……组织上很快会让你下去锻炼锻炼。
地方上的水,深着呢,也浑着呢。下去后,更要沉住气,多看、多想、多学!把根扎深了,把情况摸透了,才能顶得住风浪!”
他环视了一圈在座的师长,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维护:“记住,好好干!真遇到什么绕不过去的坎儿,解决不了的困难,别自己硬扛!给我们这几个老家伙打电话!
咱们燕大出去的子弟,走到哪里,都不是孤军奋战!我们这些老骨头,还有几分薄面,总归能帮你参谋参谋,或者敲敲边鼓!你们说是不是?” 最后一句,是对着其他几位教授说的。
“那是自然!”
“毅飞有事尽管开口!”
“咱们学校这点底蕴和人脉还是有的!”
几位师长纷纷笑着应和,话语中透着真诚的关怀和强大的底气。
他们桃李满天下,门生故吏遍布政、商、学各界,影响力深植于体系之中。这看似随意的承诺,实则是李毅飞背后一张极其珍贵、关键时刻能发挥巨大作用的“护身符”和“智囊团”。
只是现在的李毅飞,刚踏入这个复杂的系统不久,对其中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和能量,体会得还不够深。
此刻的迷茫,更多是源于对基层复杂生态的陌生和对自身定位的调整期。
然而,师长们都清楚,以李毅飞展现出的沉稳、悟性、学习能力,以及那远超同龄人的政治嗅觉,眼前的这点迷茫只是暂时的薄雾。
一旦他真正深入地方,经历几番风雨,这层薄雾便会迅速消散,显露出其锋芒内敛、智珠在握的本色。明年此时,恐怕就不再需要他们耳提面命了。
师长们推心置腹的指点、毫无保留的支持,如同暖流注入心田,驱散了李毅飞心中残留的孤独感和一丝对未来的不确定。
他只觉得精神振奋,斗志昂扬,仿佛被注入了新的力量。他站起身,双手举杯,郑重地向师长们敬酒:“谢谢各位老师!学生铭记在心!一定不负期望!”
酒酣耳热之际,气氛更加轻松。李毅飞看着师长们慈祥的面容,想起母亲饭桌上的催促,半是认真半是玩笑地开口道:“各位老师,学生还有个不情之请……家里催得紧,我这终身大事……您几位要是认识有品性温良、知书达理的姑娘,可得想着学生点啊!也省得我妈整天念叨!”
此言一出,包间里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更加欢快响亮的笑声。
“哈哈哈!好小子!终于开窍了!”
“行!这事包在夏老师身上!我们医学院的好姑娘可不少!”
“我们法学院也有才女啊!毅飞,要不要给你介绍几个?”
“老路,你们经济学院的女博士也不少嘛!”
“对对对,咱们都帮着留意!得给毅飞找个能镇得住他的贤内助!”
师长们纷纷笑着打趣,气氛达到了顶点。
这场充满温情与智慧的师门夜话,在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李毅飞将微醺的师长们一一送上出租车,目送他们离去。
深秋的夜风吹在脸上,带着凉意,但他的心却异常火热。师长们的教诲、期许,以及那句关于“下去锻炼”的预言,都沉甸甸地压在他心头,也点燃了他胸中的火焰。
他坐进车里,没有立刻发动。望着燕园方向沉沉的夜色,一个念头无比清晰:无论前方是坦途还是荆棘,是留在中枢还是深入地方,他都已经做好了准备。
只是……伊院长口中的“下去锻炼”,会以何种方式、在何时到来?又将会把他带向何方?那片看似平静的故土安阴,是否是他即将奔赴的战场?